船营区代放生微信群

时间:2023-02-07 02:33       来源: 未知

延参法师文集:佛陀拈花 留给世界的微笑

  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世尊以无与伦比的深邃智慧,创立了伟大的佛教,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事件。二千五百余次的年轮更迭,佛教始终以其耀眼的光芒,照彻世界各地,在启迪昏蒙、开发智慧、指导人生、净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曼陀罗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佛却一言不发,只是手拈曼陀罗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颜为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磐”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两千多年前,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明的最大贡献就是启迪人生,空掉外在的追逐,歌颂生命的超越,肯定物我的统一,消解心灵的偏执,构造内心的清凉,体悟生命的真谛。

  佛法西来,佛祖把这朵神奇之花留给了人间,她成为佛法传承的接力棒,一代一代的流传了下来。然而,如何将这个接力棒不断地传承下去,便是我们每一个佛子的责任和义务。佛祖曾经在灵山会上说过,“我讲经四十九载,其实,只字未讲。”法无定法,定法不是法。佛教经典三藏十二部,典藏众多,法门众多,如何理解?如何诠释?如何运用?还要分人、分时、分事、分地点。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佛教的经典教义,做出符合时代人心的诠释和理解。那么,时至今日,我们如何诠释佛陀拈花呢?她留给人间的是什么?我们是否能够如迦叶尊者那样微笑人间。

  一,佛陀留给世界的是智慧之花。

  岁月如水,时空无限.。春秋循环,无始无终。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人生的轨迹留下的是蜿蜒起伏的曲线,在经历人生的荣辱沉浮时,难免会悲怨惆怅,在经历艰辛坎坷时也难免愁苦绝望。岁月如水般逝去,在遍历世事的沧桑和无常、人情的冷暖和炎凉后,我们可能会被烦恼纠缠得疲惫不堪,内心充满了解脱的渴望。

  佛陀的光芒像一盏智慧的明灯,照亮了生命中的黑暗与迷茫。因此,我们要学会用智慧的眼光去洞察人生、思考人生,没有智慧的人生会是痛苦不堪的一生。没有智慧的人生会患得患失,会被生活中的琐屑纠缠、烦恼的一生。

  世事如棋,沧海桑田,人生如梦,皆是虚幻。佛教讲“四大皆空”,空不是没有,不是不存在,而是要我们解放思想,不能被眼前的人或者事物所束缚,把一切看轻、看淡。是要我们空掉烦恼,空掉忧愁,空掉恩怨,空掉仇恨,超越是非、对错的对立,超越善恶、好丑的分别,超出有无、荣枯的对待等等;活一种轻松,活一种洒脱,活一种自在。让我们的人生,活得更加坦然、更加豁达、更加从容。我们生活在这个繁杂的社会里,生活是那么的真实,虽说要看淡一切,看空一切,但是,又不能对任何事情不负责任,那样只能是给自己招来更大的麻烦和不幸,也只有认真、负责地处理好我们份内的一切事情,既不能执着一切,也要有把一切事情办好的恒心,妥善处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才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惬意、更加怡然自得,获得更大的幸福。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矛盾,矛盾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我们要用智慧的思维去平抑矛盾,解决矛盾。佛法是在对立中求和谐,在矛盾中求统一。以此教导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要善于化解和协调各个方面的矛盾,求得和谐,求得统一;矛盾来自于差别,差别来自于知见的深浅,现在社会,有智施智,无智施力,在差别中求平等,用平等的心,包容的心来对待世界,对待万事万物,平抑各种烦烦恼恼,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化解不了的恩怨情仇。人生在世,开心第一。

  二,佛陀留给世界的是宽容之花

  宽容是一种伟大的能力,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体现的是自己的伟大。当别人宽容自己的时候,请把它当作一种恩惠。这个世界上因为许多人不懂得宽容,所以,他们也就不懂得快乐,有些甚至造成了许多悲剧,让人触目惊心;也因为很多人懂得宽容,在享受着快乐。

  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真正的标志,是一个人一生受福的美德。对人不宽容,其实正是自身懦弱的表现,一个对自己有自信的人是不用去嫉妒或排斥他人的。宽容的人首先要有一颗爱心。他爱生活,爱生命,爱大自然的一切,当然也爱自己。宽容不是懵懂的无知、无奈的退缩。宽容的人,洞悉世态,阅历人生,但又保持童心,不失纯真。宽容的人,内心宁静、丰富而安祥。宽容的人,有一颗敢于面对,勇于担当,永不怕输,不争一时之短长,志在千里,翱翔苍穹的心志。宽容的人,懂得尊重生命,懂得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要学会宽容,就要学会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很多时候,误会或仇恨源于我们的自私和狭隘,源于我们的愚昧和无知。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当我们学会宽容,成功和幸福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其实,痛苦与幸福,常常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挑剔、刻薄,还是宽容、豁达。

  人的一生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一生,是没有一点错误的人生。人生有多少烦恼不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有过错,就终日沉浸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其人生就太悲哀了,也就失去了他应有的意义。我们活得是当下,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不妨学学放飞自己,把眼界放宽、放远。人需要善待自己,需要对自己的原谅。不要给自己背太重的包袱。对自己宽容也是一种美丽。

  当然,更不能揪住别人的错误不放,任何事情都由它各自的渊源,都有各自生存的理由,学会认同,学会随缘,不能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给别人一个生存的空间,给任何事情找一个应该发生的情理,也就给了他人一个可以立足之地。宽容了别人,真正放飞的还是自己。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学会宽容,受用一生,潇洒一生。原谅别人的过失,快乐自己的人生。因为宽容,脚下的路会越走越宽。因为豁达,生活会处处充满阳光。宽容是酿造生活美酒的蜜,是消除隔阂,沟通感情的法宝。

  三,佛陀留给世界的是希望之花

  哲人说,生活是一片等待开垦的土地,那里乱石嶙峋,蒺藜丛生,只要我们勤于耕耘,勇于拓荒,那么沙漠也会变为绿洲,瘠土也会变成良田。

  其实,生活是一首婉转回旋的歌谣,旋律高低起伏,错落跌宕,时而是排山倒海的恢弘乐章,时而是小桥流水般的丝竹小唱;时而是慷慨悲壮,似江河咆哮,时而低回哀婉,如冷月悬空。只要我们怀揣着不灭的信念,撷取乐曲中迸溅的火花,就能收获昂扬向上的旋律,沐浴生活的七彩阳光。

  生活又如四季更迭,期间蕴含着春天的明媚可人,夏天的风云变幻,秋天的丰饶实在,冬天的萧飒冷峻。人的一生中或许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也难免会有山重水复之感,但是,当我们挺直脊梁的那一瞬,蓦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伸手,刚好就能摘到生活馈赠给我们的那一串串笑意盈盈的果实。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难免会遇到磨难和挫折,这就是人生。而这风雨的洗礼和冰霜的磨砺是上苍对我们的考验,它是对强者的奖励,它会使我们的素质得到提升,它会使我们的品格更加高尚,它会使我们心灵更加坚强。也许我们会失败,也许我们的事业没有成功,其实成功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只要我们努力了,尽心尽力的付出了,我们就不会后悔,它就属于我们的成功。即使失败了,也不要气馁,跌到了爬起来,只要不失信心,成功就在下一个时刻等着我们。其实,生活中的希望,恰如云缝里的阳光,若隐若现,但一定就在我们的不远处。只要我们不懈奋斗,不懈追求,光明和温暖也就不再遥远。

  四,佛陀留给世界的是幸福之花

  走过人生的旅途,看看这大千世界,我们不难发现,忙碌几乎成为了大多数人生活的主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循环着。期间夹杂着些许快乐、更多的却是孤独、寂寞和忧愁。总是在不经意间,我们单纯地想到要寻找幸福,却往往忽略了去追问幸福本身的涵义和怎样才能拥有幸福,似乎幸福只不过是生活条件到达一定程度就会自动拥有的一种境界。经历了许多,才发现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思维,是一种需要人们学会和掌握的思维。

  虽说人生来是平等的,但差距却是生来就存在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是否富有,就如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都一样可以拥有幸福的思维,寻找自己的幸福。

  人生,从来就是充满了坎坷的,并没有谁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的,生活,同时又是充满了琐碎无奇的,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被这些俗世的繁杂所淹没,也不要总向生活抱怨什么,不要让现实中的势利冲昏了我们的头脑,不要让世态的炎凉麻木了我们的心灵,不要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去斤斤计较。要用心去体会生活的平平淡淡,去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去撷取生命中每一朵艳丽的小花。

  幸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受;是能让内心感到踏实的一种情感;是不离不弃牵手到永远的美丽的画面;是让宽容之心托起希望的大爱;是知足常乐的坦然。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用心去感受,好好地去珍惜,好好的去把握,那么幸福之花便会触手可及。

  五,佛陀留给世界的是友谊之花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擦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是一片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在人生的路上行走,会经历许多的事,遇见许多的人,这其间就有我想要靠近的人和想要靠近我的人,而人与人的交往中就是事物的不断的更新与交替的过程。于是,就有了许多人所说的缘,相遇是缘,相逢是缘,相识也是缘。彼此之间坦诚相待,珍惜那份理解的美缘,把握那份珍贵的善缘,用心去感受缘带给我的美好感觉,感受一份缘来缘去的过程的灿烂,感觉这种生命里程中的经历。

  无论花开花谢,缘都会在我的心田留下痕迹,珍惜从我们身边相知相遇的每一个缘分,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佛法德真谛是“和”是“中道”,不要与任何人和事产生对立和对峙,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和恩怨情仇、是非对错的纠葛,成为真挚的友谊。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和世界,感谢他们的帮助,感恩他们的给予。

  友谊是什么?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友谊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味越浓;友谊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友谊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友谊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友谊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友谊的双桨需要我们和谐的摇荡,才能推开层层波浪助我们成功。友谊如船,载着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六,佛陀留给世界的是和平之花

  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世界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现今有些政治家、野心家们唯利是图、尔虞我诈,为了一己之私利挺而走险,甚至不顾人类安危、不顾国家安危、不顾国民安危,竟冒天下之大不违,竞相生产贩卖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甚至为了出售武器弹药而发动战争,令世界担忧,令全人类胆寒。 从古到今一直都有战争,却没有世界真正的和平,有些国家虽然口头上讲和平,却暗地里谋划阴谋,破坏和平,掠夺资源,获取情况,使用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世界和平让我们觉得有点渺茫。所以,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所有国家都克制点,不要发动战争,战争对谁都不利,即使战争的获胜方暂时获得资源,也是暂时的,毁坏更多的是全人类共有的资源。地球毁灭了全人类要到哪里去生存!即使是获得暂时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他们是否考虑过自己的子孙后代?他们又将如何生存?其实那些刽子手们是在自掘坟墓,在葬送自己美好的未来。

  诚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它成住坏空的过程,我们生活的地球也一样,也会有它毁灭的那一天,但是,我们不能加速它的毁灭过程,只要我们在这世上生存一天,就要格外的珍惜,就要维护它的和谐与安宁。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如果谁把地球给毁灭了,那他将是历史的罪人,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都希望世界和平。在和平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伸出友谊之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没有侵略者的咆哮,也没有反抗者的怒吼,没有战火无情的轰炸,到处充满儿童甜美的歌声和无忧的欢笑,让世界充满美好和精彩,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充满和谐,懂得放弃,放弃恩怨,放弃仇恨,放弃贪求,减少欲望,世上就不会有战争,我们的天空将成为到处充满快乐的美好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永恒的祈愿;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存的基础;和平,是全世界人民沟通的桥梁。和平是一条路,每一块里程碑,都记下了风风雨雨,和平是一首诗,字里行间,让人体会出独特的意境;和平是一杯茶,它香味四溢,令人感到浓郁的芳香。让和平之花盛开在我们心中,常住我们身边。让和平的阳光能永久普照人间!让我们的蓝天更蓝,让我们的草地更绿,让我们的花朵开的更加鲜艳,更加美丽。七,佛陀留给世界的是祝福之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佛教徒的眼里,处处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不要有任何的不满和抱怨,更不能诅咒,我们唯有珍惜、感恩和祝福来答谢这大好时光。这世间的一切,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本无所谓真,无所谓假,只有呼吸着的每一天才是那么的真实,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人间苦多,世事无常;悲欢离合,本就平常。珍惜眼前人,若不曾珍惜,就只剩懊悔。懊悔的泪水,唤不回身边的亲人;懊悔的泪水,唤不回已走远的青春和岁月;唯有珍惜,可以令生命闪光,让日月生辉。

  收获了那么多祝福,才知道人心换人心。生活在凡尘俗世,我们给周围的人增添了很多的麻烦,他们都是我们与生具来的有缘人,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成全了我们的一生,离开大众,我们将一无是处。他们给了我们很多的祝福和奉献。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知足。生活是公平的,你付出了多少,它就回馈你多少;当我们感觉不公平时,其实是我们的要求太高了,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当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时,就会感到他人存在的价值。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祝福别人,才能彰显我们人格的伟大,才能收获更多的微笑和尊重。人生一世,岁月沧桑,荣华如梦,醒来皆空。因此,不论我们身处何地,也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让我们抱一颗轻松的心情,放下与周围的世界所有的矛盾和冲突,放下那些感情的纠缠,放下那些是非的恩怨,保持我们心情的舒畅,自由自在;放弃那些忧郁,放弃那些复杂,让我们身上充满坦率,充满宽容,充满真诚,充满豁达,让我们拥有健康,拥抱开朗,让我们从容的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让我们祝福这天空更加晴朗,让我们祝福这所有的人们更加开心,让我们祝福家人平安,让我们祝福所有的朋友顺利,也让我们祝福我们自己,对别人的失误,保持宽容,对别人的刻薄保持温柔,对所有的一切一切,我们保持一笑了之。祝福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着爱,爱可以给夏的烦躁以清凉,爱可以抛却秋风扫落叶般的凄苦和孤寂,爱可以给寒冷的冬季以温暖,抹去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爱是心与心的交融,爱是相互的理解,爱是相互的体谅;打开心锁,开阔心扉,心与心相连,可以构建一个美丽的家园,共同拥有一个祥和的社会。爱是肩与肩的相互支撑,肩与肩的相互碰撞,可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爱是付出,爱是奉献,在付出中求安乐,在觉悟中做出更大的奉献。让爱意远播,让爱心永恒。

  当年,佛陀拈花,迦叶含笑,现如今,他把微笑留给了人间,留给了我们的子孙后代,留给我们的是坦然,是从容,是豁达,是安宁,是祥和,是开心……是发自内心的微笑。因为有了佛教的传入,才有了我们获得解脱、从世俗的繁杂事务中走出来的可能。所以,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要用最灿烂的微笑去报答这个世界,报答佛陀的恩惠。也给这个世界增添亮丽的色彩。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庄严了我们自己,也庄严这个世界。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十二章北宋的佛教第二节宋代的译经事业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二节 宋代的译经事业

  宋高太宗于太平兴国元年(西元九七六年),诏普度天下童子,凡十七万人。翌年,使改东京的龙兴寺为太平兴国寺,立开先殿,以奉太祖的御容,作为先帝香火的大寺。这座开封龙兴寺,本在后周世宗废佛之际,已改为政府的仓库,至此又被复兴起来。

  当时,西陲的陕西及甘肃,已归宋朝的版图,和西域之间的交通,也打开了。因此,于阗及高昌的沙门,到了宋地。又有沧州沙门道圆,远适印度,往返历十八年,回国时,向皇帝进献了带归的佛舍利,以及贝叶梵经。于是,为了向天竺求法的事业,皇帝下诏,募集了沙门行勤等百五十七人,各赐盘缠后,派遣出国。又致书西域诸国,请求协助求法事业的顺利完成。趁此机会,即有西印度的沙门,可智、法见、真理等三人来到中国;接着又有西印度沙门,弥罗等十四人来朝;中印度的法天三藏,译出了《圣无量寿经七佛赞》,由河中府的梵学沙门法进,执笔缀文,王龟从为之润文。根据王龟从之上表,宋太宗晓得了这件译事,法天进宫,太宗赐了他紫衣方袍。法进向太宗进言,请法天三藏进行佛典的翻译事业,也受到了许可。在此之际,另有天息灾及施护两位三藏来华,着手译经事业。

  因此,太宗诏令中使郑守均,在东京太平兴国寺之西,建立译经院,院之中央为译经堂,东厢为润文堂,西厢为证义堂。太平兴国七年六月,译经院落成,诏外国沙门天息灾等诸三藏居之,命其各自译出带来的梵本经典一部。此时,由精通梵学的法进、常谨、清治等,负责笔受与缀文,另由参加译场的俗官,担任润文及监护之职。当时的天息灾,说出了「译经仪式」,翻译事业定为国家的公费。这种由国家主持的译经事业,自从唐德宗以来,已被中绝了二百年,至此始形恢复。

  在这作为宋代国家事业来经营的译经院中,所译出的梵典,有天息灾的《圣佛母经》、法天的《吉祥持世经》、施护的《如来庄严经》各一卷,均编入《大藏经》中,开版流通。此后,在禁中渐次译出的梵本经典,则于每年的圣节,将这些新译的佛典,进献皇帝,一律编入《大藏经》,予以流通。

  宋代的译经事业,自太宗与真宗时代,继续到仁宗之世。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西元一○一五年),杨亿及惟净等,作了《大中祥符法宝录》二十一卷,即是新译经典的目录,共续编则有惟净等于宋仁宗景佑四年(西元一○三七年)提出的《景佑新修法宝录》二十一卷。和这相前后的,又有《天竺字源》、《新译经音义》十七卷等辞书的完成。宋仁宗天圣五年(西元一○二七年)的《天圣释教总录》三卷,则为包含了唐《开元录》、《贞元录》以及宋代新译大藏经典的钦定《大藏经》总目录。

  宋代译经院的翻经事业,极具规模,从印度或西域带着梵本来华的僧人八十位;去印度求取梵本者百三十八人;在译经道场参与笔受及润文工作的梵学僧人,达七十九位;新译出的经典,凡六百卷之多。在此以国库公费支持下所办的组织完备的译业,其梵文原本,大多是密教的经典,也就是印度佛教接近终局之世的东西;有的则为以前已有译本的重译、拾遗及补足,故对革新中国佛教而言,几乎没有影响。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