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县代放生组织

时间:2023-02-09 13:01       来源: 未知

  ──十九年冬在宜昌佛学社讲──

  佛法之要素是般若智慧,而此智慧,在禅定中心方能现起。今诸君应各静心默念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佛法乃可听受。

  学佛之人,在佛教中向有在家出家二众。其未出家曾经受过三皈五戒之优婆塞、优婆夷为在家众,而沙弥、比丘等为出家众。然出家众乃将世间俗务完全辟开,以专修佛法及办理佛教事业者,故其人只有少数而难普及;于是欲将佛法普及于世界,在家众亦有其责任,故为诸君一讲在家众之学佛方法。中国之佛教,向来未普及于社会,故唯以僧尼为佛教之代表,而不知在家众兼负有大半之责任。至近来则已有少数之在家众,能实负其责任,设立林会社团等,故佛教已渐能流行到社会中去,不可谓非佛教前途之一大转机。此因一般智识人士相次引入于佛法中作深切之研究,故佛法得日见其发达矣。学佛者首须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生起皈依信崇之正信。故其第一步,须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在中国旧俗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其实佛与神迥不相同!在寻常所敬之神鬼或祖先,若天地山川渎岳草木等神,其崇奉之者皆中国向来之习惯,或对于历史上有功德之人而为之纪念者;或谓神有操纵祸福之神权,敬之则可趋吉避凶,否则不利,故不得不敬者。在此种通俗之敬神信佛观念上,有以神为佛者,有以佛为神者,故信佛之人往往不知何者是佛。所以在家众之学佛,须先将何者是佛认识清楚,而去除其媚神佞神之迷信。

  一 佛

  佛之意义,在各经论中有极详尽之说明 。 今再为略明:佛是梵音,佛陀之略,在中国为觉者之意。觉谓觉悟,反显平常之人虽有点知识,而大部分不知不觉,如处黑暗。如我虽处身世界,而世界之事不知甚多,乃至本身之事亦多不知。比如本身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即号称有智慧之人亦不明了。故大致皆可说为不觉者。因不觉悟故如盲子,便生出许多错误的行动及苦的结果。于是种种颠倒烦恼遂相因不绝。然不觉者非永不能觉,而且已有能觉之者之佛。所谓佛者在人中曾经有过,即二千余年已前之印度的释迦牟尼佛。是佛有完全普遍而彻底的大觉悟,近自一身远至万物之真相无不觉悟了知,是为宇宙人生究竟完全之觉悟者。然并非是造出万物掌管世界之神,而只是得到宇宙万有之究竟觉悟者。佛当时所现的是人身,得到大觉悟后亦与人无异,由此可证明人人皆有得到觉悟之可能。我们各人现虽暂时不觉,然非究竟不能觉。故佛证明一切人及众生皆有成佛之可能性,应去求觉悟而打破种种之疑惑颠倒以至于达到究竟之觉悟。现在各人既皆认识自己有成佛的可能性,然假使无已成佛者为其模范师导,恺切告示,则其可能性不易发挥而仍没在不觉之中。今欲从不觉中依觉悟之可能性以转变成觉悟,则当以佛为我之模范标准。从如此求觉悟上发心信佛,乃非感情上之迷信而是觉悟上之正信。故一切佛法都要以摩诃般若为母。般若之意义即大智慧,依大慧得到大觉,将无始无明完全除去乃能实现究竟安乐。因烦恼痛苦之源即无明,若欲解脱须从根源上将不觉破除,成立正觉!正觉确立即佛。应如此认识佛而信佛。

  二 佛之教法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则仍不能将佛性发挥出来。佛之教法约有二:甲、即为一切众生说明宇宙人生之真理者。此之真理,本为如来大觉悟中之所证明,其未觉悟人当然不能证明,故须用名字言说讲明出来。此讲明其理之言教等,即为佛教。如明各个人之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等,有十二因缘之理。明世界众生大概,都不免于苦,而其苦由贪等烦恼、杀等恶业所集成,非天与神所造;若欲解脱,须修对治烦恼之道等四谛之理。由人以至于万物皆是因缘所生,各各无自体性,故究其体性完全是空。然亦不无由因缘和合而有之幻有。遂显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空有不二之中道实相,是为诸法实相之理。此等真理,世人于事实上犹不能证明,须依教义以成为理解,常去观想修习,乃能改变旧心理为新心理。

  乙、即为一切众生开示实践修证上之方法者。此云法,即四谛中之道谛。约之、就是六种过度之方法。此方法是得到如来觉悟之最扼要之方法。

  第一种、谓各人各抱为我之见而生贪吝心,遂以自私自利为中心向各方面去贪求不舍,致成损害他人以至互相残杀之种种恶行。故佛以布施之法度除其贪欲悭吝。若能将自己之身命财力完全牺牲出来利济群众,是为由不觉心而转成觉悟之第一步。得到此种觉悟后,则坦坦荡荡,心无愧怍,得大安乐矣。此为布施度悭贪之方法。

  第二、谓佛常为众人所说之好事恶事,有或应去作、或不应去作之分别。应去作者当积极作去,不应作者止息不作,如此名持戒律。谓将身心行动,合于轨范,合于理法。如于视听言动之时,戒其非礼等。此为持戒度犯律之方法。

  第三、谓寻常之人虽具慈心,若遇猛利非理之事加于身,则原来之慈悲心即不能安住;遂起嗔恚乃至发生损害,故须有忍辱心以保持慈悲心。此为忍辱度嗔恚之方法。

  第四、精进者,谓有进无退之意,凡一举一动,皆以世界众生之利益为前提。其上三度之行,在世人往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有懈怠放逸,不能继续,致失圆满。故应将前之三度推之进步,在止恶行善之时使身不惰,百折不回,悍劳忍苦,精勤去作。将很深很深之不觉心,根本翻起,以成究竟之觉悟。是为精进度懈怠之方法。

  第五、有情之心,皆为六尘所纷散混乱,故清晰明彻之智慧不得现前。如何方能使心有自主之力,不被境夺,则须修禅定。禅定者即修静坐,然又不同他教之静坐。佛法之静坐是将心力集中,而使处于和平统一之地位。在初练习时,专心一境,如将心寄托于气息上,气息出入而心亦随之出入,是为入手方便之一种。余如中国人皆知道念阿弥陀佛,将心力集中于一句阿弥陀佛上亦能得定。总之、修禅定者,是将散乱心收缩凝结起来。是为禅定度散乱之方法。

  第六、是般若度愚痴。愚痴者,即不觉之谓。而人及众生充满了愚痴,虽有小小知识亦在大黑暗之包围中。人事上须明了之处亦多不明了,遑论万有全景。若欲达到全景明了须修佛智慧,欲修佛智慧须以前之五度为基础。至散动心已变成静定之心,心之精神力也就宏大,即能根据佛说之万有真理去作实际考察,如从十二缘起之理去观察人生之根源等。久之久之,观察之能力增加,不必依佛说之理而自能了知。再进一步,亲证宇宙人生之真相就是得真觉悟,即能离去无明黑暗。如是展转增上,到于究竟就是成佛。

  三 学之次第

  前来说信佛须先认清佛与佛教,而佛教包括佛证的真理与实行的方法。认识佛教到极处,不但可学佛,而且信得自己就是佛。将此真真的信心表现出来,即为皈依传授佛法之僧而从修学,以决定为真正信佛之弟子,是谓第一步“起正信”。既由大体之认识而起正信,须更进求深切之了解,依教理去研究,到圆满明彻是为第二步“开圆解”。盖欲修证佛之觉悟,须以理解为先导为进取修行之方策;更须求善知识之证明指导,方免乖谬。由圆解以修妙行,则信解皆清净,而结果亦必清净也。第三步“依圆解以修六度妙行”。在家众可随各人地位职业等之不同,各适其宜以行。如其力量仅及一家,则为全家公益而无自私之心,亦即为布施行;若能推之亲戚邻里乡党,以至一县一省一国及全世界,亦复如是。此种修行,且不须离开人世,即在人世中就各人方便上去修行。布施如此,持戒亦然。

  如在家有男女夫妇之关系,故有配合之正理,若违正理之邪行,在所应止。至持不杀不盗等戒,盖为人生道德之原则,能行多少即修功多少。在家戒中,持一戒二戒均可。然其标准,有不同处,如负有社会国家之责任者,须以维持社会国家为标准,任劳任怨,以谋国家社会之全体利益。否则即为犯戒。以须随各人之职业地位而行,故今特讲在家众之学佛方法。

  然就今中国一般国民所最需要者而讲,即为公民道德。是要各人皆自知为国民之一份子,时时要顾及全国人民之利益安乐。如养成如此之国民道德,果能学习佛教之菩萨修行,则不难成就。菩萨为法界众生之利益而行。我们若观一举一动皆与全国人民之休戚相关,事事皆求与全国人民有益,则自然而然便成就国民之公民道德。此尤为今日一般在家众学佛之要义。

  (克全记)

  (见海刊十二卷二期)

人生到底为什么而活

问:

人生究竟为什么活著?佛教如何说法?

答:

此名人生观,各个观点不同,佛法谓是善恶业力牵引。一度来受果报。悟者借此寻求解脱,迷者再造新殃,再受后报。

问:

我们一天忙到晚,一生忙到老,究竟忙些什么?

答:

一般人(包括一切众生)所忙的不外乎两件事:一个是‘生’,一个是‘死’,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事了。所谓忙生,分为三点:

1、现生:为养生送死而忙。

2、后生:为子孙衣食而忙。

3、来生:为来生的生处而忙。由于忙现生和后生的关系,所产生的业力(善恶行为),就决定了来生的生处(随业受报)。

谈到忙死,你一定会感到是奇闻,怎么会忙死呢?刚才不是说忙生吗?究竟大家为什么忙生?还不是为了怕死!其实不管怎么忙,死的这一关,谁也偷渡不了。因此我把死分为三点:

1、好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能寿终正寝,往生善道。

2、横死:杀盗淫妄,无所不为,必定死于非命,堕落一途。

3、死死:由于生平作恶多端,死后必入地狱,受诸苦楚而死去活来,活来死去,所以为死死。

世间上还有一种人,也和大家一样的忙,但是忙的目的不同,因为他们感觉到生死很可怕,故依教修行,为了脱生死,广度众生而忙。所以说,他们的忙是有限度的,苦也是有时间性的,等到生了西方,一了百了。你感觉人生太苦吗?你认为忙的没有价值吗?需要觅个桃源好避秦吗?那么快点学佛,只要能依教修行,将来就可以得到不生不死的究竟快乐。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