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代放生的好地方在哪里

时间:2023-02-13 10:35       来源: 未知

  关键处即在置心一处、止住妄想。

  若于置心一处,不生内省功夫,必然落入禅定;

  而若能于置心一处生内省功夫,则可进入心性海………

  就修行的指导而言,禅宗的修法与其他的修法有何不同?这是个关键处。前一个问题「祖师西来意」是指在林林总总的佛教教义里能否提纲挈领的指出佛法的精要,故总说其旨即可!今此则不然,必须要能够区别自他的优劣与特质。而禅宗在三大系统中的特胜即在心性学上,此心性学不在学理上的心性学,而是在实践上的心性大学问上,此乃共与不共外道之处。

  禅宗之所以不共外道,乃在于内省之功夫,由于内省功夫,乃生自发性之心学,此心衍生出心、性、念之本体心、本体念、本体性,乃自心本体体相用之大学问。是故,此内省并非自己反省为人处事之三省吾身,而是内观心念的起动因以及心念的内行轨迹,此是禅人的功夫处!

  心念的运行轨迹属禅人真修行的工程。在生、住、异、灭图示中可以看到:禅人真用功处是在住的阶段里,而在生的阶段里乃菩萨住处,亦即法身菩萨的住处,是故称此处曰毗卢性海。

  由是可知,禅宗的禅坐,训练置心一处其目的即在内省的功夫,由当中的舒服禅、触功德、各种特异功能等等……皆可不计;唯在置心一处前,藉数息法以定心、止住妄想;在置心一处后,即应生内省自观心念活动的轨迹,简称内观。由是而知心即生命、心造世界、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从此即能因禅定而转入心性学的菩萨学处。若非如此,则行者必然落入共外道之禅定点中;此中即生初禅天的境界,乃至二禅、三禅、四禅,到四空定……此之定功可钦可佩,然非吾心性学之目标。

  由此可见其关键处即在──置心一处、止住妄想。若于置心一处不生内省功夫,必然落入禅定;而若能于置心一处生内省功夫,则可进入心性海,或者此处可称之为心念海,盖于此处,多在心念的轨迹上察觅心踪,未入性海也!而此处之要乃在数息法入止法阶段后的这段时间里,必须要能够启动工程面,方可于止住妄念后而生内观的能力;此一启动工程面的契机,除了善友的指导外,平常的工程面训练亦属重要的资粮道。

  是故,就整个修行的过程而言,禅定与内省自观心念轨迹之分岔点--是最主要的转辙点,于此亦区分出定功与心功的差异。禅宗的定功未必如外道禅高,但禅宗的心功必超乎定功,且此心功的作用,除了可以出三界,更能入毗卢性海而遨游十方法界欤!

论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陈红兵

编者按:2011年10月18日,第十届"觉群文化周"会在上海玉佛禅寺隆重举行。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陈红兵在文化周期间发表题为《论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的论文,从三个层面对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拓展进行相关论述。论文摘要如下:

一、佛教慈善从传统到现代到生态环保

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在当前是与佛教慈善的现代化相互关联的。本部分我们主要从佛教传统慈善的局限、佛教慈善的现代化进程、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及其与佛教传统慈善和佛教慈善的现代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但佛教传统慈善在封建社会形成发展过程中,受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无论在思想观念还是在组织实践方面都存在自身的一些局限。因此,要适应现代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佛教传统慈善有必要进一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转型。

我国佛教慈善的现代化肇始于近代。其主要特征为:(1)理念从积德行善逐渐转向服务社会、奉献人群和民族国家危亡上,体现了佛教现代国民意识的觉醒;(2)在慈济对象、地域范围方面,近代佛教突破了传统上的封闭性、保守性、自养惰性,呈现出开放性、社会性特征。(3)在慈善运作程式和制度设置方面,近代佛教也体现了现代性特征。(4)在慈善主体方面,传统佛教慈善中封建地主、士绅的主体地位开始为城市工商阶层所取代。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现代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对慈善事业需求空间的扩大,佛教慈善事业必将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是当前佛教慈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21世纪,我国佛教慈善事业开始将自身的触角伸向生态环保领域。当前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主要局限于环保意识的宣传,对社会领域的生态环保事业上缺乏充分的、规模性的介入。在这方面,基督教慈善机构和民营企业家走在了前面。

佛教慈善的生态环保建设是一项与佛教慈善现代化过程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关于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我们主要从佛教传统慈善观念的内涵及其局限、向生态环保拓展的可能性、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拓展的内容和思想模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佛教传统慈善观念包括慈悲观、布施观、因果报应说、福田观和报恩观等多方面内涵:(1)佛教视慈悲为"佛道之根本"。所谓"慈悲",就是尽力帮助众生,让众生得到快乐;(2)"布施"是大乘佛教"六度"、"四摄"之首,是佛教济世利众、教化众生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佛教慈善内容的重要方面。(3)福田说肯定主体通过慈善行为能够培植自身福田;(4)佛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观念,是佛教慈善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5)报恩说。佛教中有报三宝、父母、国土、众生四重恩之说。

佛教传统慈善观念具有自身的思想特质,由此也形成了其自身固有的优点和局限。这主要体现在,首先,许多人更注重自身的改造,这使佛教慈善也难免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其次,在佛教传统慈善观念中还存在缘起无我和因果报应观念之间的矛盾,由此出发,佛教慈善观念有可能开出或涵摄现代慈善理念中的公民意识、公益精神及平等意识。另一方面,佛教又继承了印度传统宗教因果轮回观念,肯定业报轮回主体的存在。则会产生从个体自身福报功德出发的自利观念。再次,佛教对于解脱的追求,对于财富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

佛教传统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在思想模式上要求立足佛教慈善传统吸收融合现代慈善理念。具体而言就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吸收融合现代慈善观念中的公民意识、公益精神和平等精神。

需要突出强调的是,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不仅要求佛教主体认识到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形势,而且应认识到当前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危机直接关联。

三、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本文主要从佛教生态环保宣传、佛教慈善基金会、佛商、佛教志愿者等方面探讨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主要是从不同佛教主体的慈善实践进行论述。

佛教生态环保宣传是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拓展的重要方面,也是近十多年来佛教在生态环保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佛商是佛教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离不开佛商的参与。

佛教志愿者是以佛教在家信众为主体的志愿者群体,发挥佛教志愿者在生态环保建设中的作用,对于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生活方式的推展具有重要意义。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