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河县长江哪里可以放生鱼

时间:2023-02-18 19:07       来源: 未知

  人,大多数都趋向功利主义,追求生活享受,但物质的满足,何尝能填满心灵的空虚?有些人恣意追求欢乐,但欢乐过后接踵而来的是更多的空虚;有的人成天找刺激,而所能得到的却是更多的寂寞;也有人努力创造人生的高潮,殊不知没有低潮又怎会有高潮?高潮一过去,接著就是低潮。在这相对的纠缠中,往往使人迷失自我,背离了人生的使命。

《圆觉经》的启示

  金刚藏菩萨问布大:一切如来,什么时候会再退转成为众生呢?布大善巧地说:当金子从矿石中提炼出来,成为纯金后,这纯金什么时候会再恢复成为矿石呢?我们知道从矿石中提炼出纯金固然很困难,再要让纯金恢复到原来的矿石,就几乎是不可能了。

  可知人的出生,是一件庄严的大事,而人生的使命更是神圣无比的。所以人生也必须经过一段由痛苦而觉醒,由陶冶而净化的时期,才能摆脱那无常的幻灭,把捉到生命的真实、永恒。也唯有修正自己的想念行为(起码要能做到无罪一身轻),才能保持内心的安祥、心灵的和谐,进而廓除生命的阴暗面,达到光明圆满,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使命。如果不能清除掉生命的阴暗面,就没有办法得到光明、喜悦、安祥的心态,最后难免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它去"的再次迷失了。

  所以,人生真正的使命,应该是修行——修正想念行为,以恢复原本自在解脱的生命原态。人要修行,首先要透过真理智的抉择,厘定目标,确定路线,这是首要的问题。

人生向上的基础——诚、敬、信、行

  我们认清了人生的使命,决定朝向生命的圆满迈进,首先就要奠立几个基础,也可以说是基本前提或前方便。若不能坚持这个基本前提,必然会空过一生,绝难成就。那就是诚、敬、信、行。

  诚

  诚,不但是构成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也是中国伦理哲学的标志。诚就是当你的真理智,到达止于至善的境界时,同时也把你整个生命的真情感,投入这真理智之中,而反映为死守善道的坚决意志,成为纯一不杂的诚。唯有诚才不致有知、情、意分离的偏颇,能诚就能择善固执,能诚就能用真理智抉择真理,以到达不疑之地,到达不疑之地才能断惑,断惑才能证得宇宙的真实。

  所以,学正法首先要坚持一个诚字。不诚无物。假如是为了一时的烦恼不能排遣,才来学佛法,忽然境遇改善而有的太多的欢乐与闲情逸致,就丢到佛法,这是虚伪的因;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虚伪的因就只能得到幻灭之果了。所以只有一本至诚,学法才会成功。

  敬

  敬并不是一天到晚磕头礼拜,而是不随便、不散漫、不松懈、不放逸。有些人吊儿郎当,不求甚解,即或于法少有心得,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忽冷忽热,像这样就是不敬。因为他没有把法当作生命,也没有如救头然的切身感。敬是很严肃、很规矩,不是随随便便、马马虎虎。所谓斋戒沐浴就是敬的一种表现,要有这种身心一致、表里如一的态度,才能够符合敬的要求。

  信

  信有智信与迷信。迷信是以一种私我欲望的功利心理为出发,执幻为真,自我安慰。真正的智信是到达不疑之地然后再信,才是正信。如果模棱两可,将信将疑,那就缺少肯定,缺少肯定就不可能正确把握修行的方向,也不可能完成人生的使命。所以信必须是依智慧抉择的正信,然后坚定不移地作为想念和行为的指针,才能获得成功。

  行

  佛法讲求解行相应,能够理解多少,就应该做到多少;如果光是理解而不肯去做到,那就是知而不行,就等于不知。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说明一切进化都显现在"行"。如果求知解而离开实践,就只不过是一种空疏的道理,既不能够在生命中发酵,也不可能变化气质,更谈不上完成佛法人格化的生命的熔铸了。

如何提升佛教在大学生心中的形象

  一、问题的提出

  在长期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中,受到佛教影响的人群与信众共同构成了佛教形象的评判者。虽然,不同的人对佛教形象的判断有不同的标准,但佛教与社会各个层面的联系真切地将佛教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为人们对佛教形象进行价值判断提供了基本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以佛教形象为评判对象意味着,我们在思维上将佛教与社会分离开来。所以,在此意义上的佛教更多的是一种组织,它不仅涉及到佛教自身的凝聚功能,也涉及到佛教的对外调节功能。佛教的公众形象是佛教存在的显现形式,是影响佛教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具体地考察佛教的公众形象。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题)考查了佛教理论形象;第二部分(5-8题)考查了佛教僧众形象;第三部分(9-12题)考查了佛教场所形象。计分标准:选A计5分;B计4分;C计3分;D计2分;E计1分。

  从西北大学大一新生中随机抽取了140人,男女各半,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了一定的访谈。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13份,其中男62人,女51人。

  三、分析与讨论

  (一)佛教形象低下的原因

  1.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看,他们正处于人生意气风发的阶段,对于各种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他们更加关注现实问题,但与社会接触较少,而且他们自认为对生活的控制力较强。这些都使得他们对佛教不太感兴趣。

  2.从大学生了解佛教的渠道讲,媒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媒体对佛教的认识本来就存在偏差,再加上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种种新现象,大学生往往将现代佛教与古代佛教作比较,以偏概全,这些都使佛教受到冷落,导致大学生对佛教形象评价一般偏低。

  3.从佛教理论讲,佛教理论形象是佛教形象的基础。佛教理论独具特色、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从调查的情况看,大学生普遍认为佛教理论实用性很差,并且晦涩难懂。这说明,一方面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国学基础偏低;另一方面,如何让佛教理论走向生活和民众仍然是佛教面临的一个问题,这对于佛教理论的宣传造成诸多局限。

  4.从作为组织的佛教来讲,佛教形象的良好呈现有赖于佛教内外功能的充分发挥,这直接关系到佛教良好形象的塑造,是佛教树立良好形象的必然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佛教面临的中心问题是现代化和世俗化问题,如佛教与科学、佛教与财富以及与此相关的佛教教育问题。如何处理与世俗社会的关系一直伴随着佛教发展的始终,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二律背反问题,这对于佛教如何调整自身造成很多困难。

  (二)佛教僧众形象低下的原因

  1.与佛教理论和佛教场所相比,佛教僧众既是佛教的实际体现者,又是佛教群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佛教中更为形象、具体,其对于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影响更大。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种事物对佛教僧众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佛教僧众在体悟佛法、修行等方面有所欠缺。佛教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坚实基础就在于僧众,其组织功能的发挥在于僧众的协调。因此,僧众形象在佛教形象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并成为佛教形象的缩影。

  2.佛教僧众形象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佛教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佛教教育关系到佛教呈现的形态,关系到佛教的生命力,关系到佛教导世化俗的功能。

  3.佛教世俗化的一个集中表现在于佛教越来越多成为个人的事情。这意味着,佛教寺院地位的降低,而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佛法,而与僧众的接触减少,僧众在人们修行佛法中的重要性降低,这也是僧众形象低下的一个原因。

  (三)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目中的佛教形象没有差别

  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目中的佛教形象没有差别说明,佛教形象与男女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无关。如果调查对象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就要考虑到他们的个人经历、生活体验、追求的不同,也许他们心目中的佛教形象会存在差别。

  (四)是否了解佛教对佛教形象基本没有影响

  笔者在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到,研究佛教的时间越长,越发感觉到佛教的优越性越多。就大学生而言,他们未受到佛教的浓厚熏陶,对佛教没有切实的认识,在传统文化、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们对佛教的认识会产生两种极端。而对佛教有些许认识的同学,往往对佛教认识不够全面,而导致认识的片面。

  四、结论

  佛教形象的提升涉及很多方面,就大学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教界可以将与佛教相关的中国古籍免费赠予学校,使更多的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佛教;利用便捷的网络,使优秀的佛教电影进入校园,使佛教的慈悲、济世精神生动、形象地深入大学生心中;第二,与高校进行互动,进行广泛有益的交流,与高校的佛学研究者积极进行合作,通过采取设立奖学金等形式推动佛学研究。

  积极面向民众是提升佛教整体形象的关键。从东汉开始,佛教积极渗入民俗,与佛教相关的斋会、庙会、灵验、节日等具有深远的影响。民众信仰佛教的目的在于解决生活问题,佛、菩萨成为民众求助的对象。带有佛教色彩的节日往往含有浓重的经济色彩,随着时间的演变,其中的佛教内容逐渐被人所遗忘,而商品逐渐成为节日的主题。实际上,佛教在农村仍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仍有很多问题需要祈求佛教。在传统节日的影响中,如何开展相关的弘法,是佛教深入民众生活和塑造佛教良好形象的关键。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