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食已成风气,定义因人而异
多伦多素食者协会估计,加拿大约有4%的人自称为素食者,不过对“素食”的定义因人而异。该协会说,有些人认为只要避讳红肉(牛羊肉等)就算素食,因此偶尔吃吃白肉(鸡肉、鱼类等)的“素食”主义者大有人在。
不过该协会指出,它的会员5年来增加了一倍,多伦多地区的素食餐厅或至少标榜不提供肉类菜单的餐厅,“最近就开始了好几十家”,显示吃素的风气已获得市场响应。多伦多天虹体育馆附近的热狗店开始卖没有肉的德国腊肠,麦当劳也早就开始出售够当一餐的大盘生菜沙拉。
英国所做的调查比加拿大更深入些,一项调查显示:1984年时,全体英国人当中有2.1%吃素;到了1993年,这个比例已经倍增为4.3%。
美国的调查也显示差不多的比例和趋势,不过和加拿大的素食者一样,有些只避吃红肉的人也把自己列为素食者。
由于佛教徒在这3个英语语系国家占极小比例,因此可知加、美、英3国的素食人口不是因为宗教因素,而是出于健康意识。
摘自《参考消息》1991.01.10七版
2、1999年2月英国素食者最新统计资料
英国的素食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并且正以惊人的速率增长。最早的统计资料显示,1945年素食者人数为10万。(政府定量配给统计资料)
15-34岁年龄段中,11%为素食者。过去10年中,英国素食者数量增加了2倍,平均每周5千人。每周增加1万3千人不吃红肉。总人口中有接近一半(46%)声称,他们已减少食肉量。(GALLUP1997)
成为素食者的人中间,44%是基于道德原因(关心动物),22%是健康原因,9%食物恐慌。(NOP1997.5)
1998年英国素食者数量估计为4百万,占总人口的7%。82%的人想成为素食者,数量还将继续增长。(NOP1998)
1/6的英国人是素食者或正考虑成为素食者。英国饮食趋势中, 素食主义成长最快。(MINTEL)
目前,英国素食食品市场已达到每年111亿英镑以上。以这样的速率增长,到2030年我们全体都将成为素食者。(*MPO/GALLUP/MINTEL均为中立的民意/市场调查机构)。
——英国素食者协会
3、肉食过患多,素食成风尚
肉食可以说是最不经济而又低效的食物,一磅肉类蛋白质是同等重量的植物蛋白价格的20倍。我们所吃的肉,其中只有10%蛋白质和卡路里被吸收,其余的90%都被排泄出去。过多的肉食会使人体缺乏食物纤维,容易导致血浆胆固醇增加引起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现代文明病”;也会损害人体循环系统,增加肾脏负担;同时肉食中残留的杀虫剂、硝酸盐、荷尔蒙、抗生素以及其他的化学物品对于肉类摄取者是潜在的污染毒害,而且重荤轻素的饮食习惯使人体缺少以蔬果为中心的还原性食物,降低人体免疫力,并易导致肠癌、肥胖、痔疮、高血压、冠心病及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产生。
近年来,素食开始风行全世界。在香港、台湾等地区,素食店如雨后春笋,其中在香港,200多家素食馆生意兴隆。据调查,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以比萨饼、面食和蔬菜取代了牛排、肉片、鸡腿。意大利这个只有5700多万人口的国家竟有150万素食主。
在美国有超过1200万人选择终身茹素,仅在德州,就有将近10个民间 素食团体相继成立;有的乡镇不准荤食进入。其它也有不少人已减少肉类的摄取量,多摄取蔬果,少吃高脂肪食物,以改善自己的饮食。
近年来,德国人掀起了吃素的热潮,其中以豆类制品为主,用麦粉和粟煮成的稀饭,也被列为热门素食之列。这类清淡的食物,被德国人冠上“健康餐”的美名,而广泛地流行。如今即使汉堡包,甚至也以豆腐蔬菜作馅。
4、 意大利:吃素的多了
意大利人爱吃肉,具有地中海特色的意大利菜离不开肉,但是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以比萨饼、面食和蔬菜取代了牛排、肉片、鸡腿。
据调查,意大利这个只有5700多万人口的国家竟有150万素食主义者,其中北部和中部的素食者比例居高,如米兰的首府隆巴迪区占18%,罗马所在的拉齐奥区占15%。素食主义者提出,“人的肌体最适合素食”,“绿色食品是未来的选择”。许多名人都是素食者,意大利的著名女作家达恰?马拉伊尼、著名女演员奥尔奈拉?穆蒂等也是素食者。
从营养角度来说,不吃肉,也不吃鱼,光吃素食,是否能满足人的肌体需要呢?意大利食品专家协会主席米凯列?卡卢巴教授说,他并不相信人类会摧毁大自然,但是如果某个人出于身体或精神方面的原因不吃某种食品,那么营养学家应当考虑并帮助他改变其食品结构。但目前提倡绿色食品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近些年来工业发达国家中肉的消费增加得太快,需要寻求新的膳食平衡。卡卢巴教授强调,需注意不要过分走向反面,饭桌上的绝对化对身体健康总是一种危险,任何食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从素食中几乎可以摄取人所需的一切,但要注意保持膳食中的平衡。
5、泰国人时兴素食
目前,泰国人兴起了一股“吃素热”,健康意识的提高使他们开始改变以往学洋人多吃肉的行为,而倾向于素食 。另外,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度,吃素也符合不杀生这一宗教教义。
几年前,在大城市尤其是首都曼谷的素食店寥寥可数。只有到了每年10月份的吃斋节期间才会出现较多临时性的素食店。现在的泰国人,包括老人、家庭主妇、工薪阶层甚至是年轻人对食物的选择日趋谨慎。1999年新年期间,许多泰国人以 素食作为礼物赠送亲友。
十三年品得一盏素心六人绘画展的“悟行吾素” 参展画家,左起:张田力、高溶、孙津、邵泳、袁峰辉、谌多
参展画家们和嘉宾合影
(雅昌艺术网讯)10月23日下午“十三年品得一盏素心 悟行吾素——六人绘画展”在国内首家佛教主题茶楼素心茶房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6位画33幅作品,绘画风格各异,生动灵现。此次参展的六位画家分别为:张田力、孙津、谌多、邵泳、袁峰辉、高溶。
“悟行吾素”六人展的六位艺术家,对于素食文化颇为喜爱。“吃素,喝茶,悦人生”,对于佛教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感悟与修行。人生百态个不一,艺术家们秉持着自然之道,将自身感悟与人生历练化作对于世间万物的认识,用自己的画笔去描绘心中之道。
邵泳和其作品,解读“悟行吾素”理念
艺术实践永远践行的是艺术家本心的召唤,艺术的呈现也往往昭示着艺术家自在的澄明以及透过艺术家画笔朗现的社会与时代。“吾,对于自我的认识和解剖自我,往往是一件血淋淋的事情。这种痛苦却是每一个人艺术家常备的认知能力。了解内心,忠于自我。”此次展览参展画家、长期定居北京的陕籍画家邵泳这样告诉雅昌记者,“艺术家往往是敏感的,内心深处的触角敏锐而又细腻的洞察世间冷暖。素是一个概念的认识,它可以使外在的素静,一种对于环境的表达,一种平平淡淡的真实,朴实安稳。这是一种贴合内心的感受,所以这种外在的素,是有张力的,素的环境、素的方法、都是外在呈现的一种感知力,最终这种感知力会积淀成为艺术家的自我力量,达到心境之深度。佛家,如来赞,讲究心静,这种心静也就是艺术创造的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是你和你的作品,融为一体,完全的呈现,不有意为之,顺心顺意,这才是艺术呈现最佳最自然的状态。这一点不管是艺术,生活,还是人的这一生都是这样的,素心顺意而为,且为自然大道。”
张田力和其作品
孙津和其作品
谌多和其作品
袁峰辉和其作品
高溶和其作品
修行如艺术,这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结合的产物,思想触角上的感知是需要语言去创造实现的。这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便是“行”。这是将历练,完善成熟的表现方式,它作用在艺术家的身体上,促使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训练,不断的摸索,付出汗水付出热情与努力。“行”也像是一种量的累计,材料、色泽、技法、对与生活直接的感受力,表达语言的掌握度,对于绘画,艺术,长时间的积累,都是一个身体上的行,只有“行”做好了,这种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这些都是本次展览的一些理念。
部分参展作品
本次展览的作品都为架上作品,创作的本身就是一种悟与行的结合。佛教文化中,悟,即为开悟。在修行的过程中,是一个悟道的历练,是一个自我的感知,这是过程,也是结果。好的艺术家,表达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从感知灵光到构建思路,不是坦坦而顺的康庄大道,这更像是一份修行,一种力量,一种雕琢,每一笔的描绘,都代表着新的思考。这是一个漫长的创造阶段,也是一个漫长的沉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