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允许放生的水域在哪里

时间:2023-03-31 09:22       来源: 未知



是的,佛教毫不怀疑天堂与地狱的存在,因为天堂与地狱,都在生死范围的轮回之中。佛教相信,只要不出生死的界限,天堂,地狱,人人都有经验的可能,甚至可说,人人都曾去过天堂地狱。修了上品的五戒十善生天堂,造了十恶五逆的大罪下地狱。苦报受完了,地狱的众生可以生天堂;福报享尽了,天堂的众生可以下地狱。所以佛教相信,天堂虽好,不是究竟的乐土,地狱虽苦,也有出离的日子。

同时,由于所修善业的不等,天堂也有等次,由于所造恶业的轻重,地狱也分层级。

佛教所说的天堂,共分三界二十八天。接近人间的欲界天共有六层,往上的色界天共有十八层,再往上的无色界天共有四层。事实上,修善业的人,只能生在欲界六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中除了色界上层的五净居天是小乘的三果圣人所居,其余都是修习禅定者所生的禅定天。

佛教所说的地狱,大大小小的有无量数目,那是由于狱中所受苦报的不同而分,主要则分为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的三大类,佛经中通常所称的地狱是指根本地狱。根本地狱的主要区分,则有上下纵贯的八大炎热地狱,以及四方连横的八大寒冰地狱。依照各人所犯罪业的差别等次,便到应到的地狱中去受报。通俗的说,下地狱是由鬼差狱卒的捉拿,就实而论,升天堂下地狱,都是由于各自的业力所感,业力倾向天堂就生天界享福,业力倾向地狱便生地狱受苦。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寒山历史角色的转变及当前的走向(张君年)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寒山历史角色的转变及当前的走向(张君年)

  寒山历史角色的转变及当前的走向

  张君年

  真实的寒山,由儒士,而隐士,而僧人。然而寒山在历史长河中承担的角色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简而言之,从僧人转变为“和合二圣”

  (寒山、拾得)。在当今关于“和合文化”的理论探讨中,对寒山这种历史角色转变的研究很有意义。

  一、寒山的真实身份——由儒士,而隐士,而僧人

  寒山研究的第一个题目,可以说是寒山其人的真实性问题。是真有其人,还是人为创造的人物,即寒山是真是伪?纵观学界的考证和研究,虽难以得出一致的结论,但进展十分明显。笔者认同许多学者对寒山真实身份的基本判断,即寒山经历了从儒士,到隐士,到僧人的转变过程。

  有几个重要的“节点”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

  第一,寒山出身于长安附近一个富裕家庭,过着“游猎向平陵”、

  “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的生活,家有兄弟妻儿,三十岁前勤读博览,几次应试求取功名,终未如愿,他的科举入仕、为国立功的希望彻底破灭。在青年寒山身上鲜明地体现出唐朝知识分子“达则兼善天下”的儒家入世思想。

  第二,寒山三十多岁离家出走,随安史之乱引起的移民潮来到江南,在浙江天台隐居,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故乡。其间先在乡村隐居,过着远离政治、远离闹市的隐士生活,写过很多风俗诗、隐逸诗和道教诗。

  第三,寒山中年以后漫长的岁月(约五六十年)隐居在寒石山的明岩和寒岩。此时,寒山皈依佛门,成为国清寺的“编外僧”(罗时进语)”〔1〕。寒山与国清寺的拾得、丰干二僧来往甚密,尤其和拾得志趣相投,情同手足,传说他俩最后一同消失在寒岩。寒山留存的三百余首诗大多在此时创作,约一半是佛禅诗。

  寒山诗是寒山生平的真实写照。钱学烈在《寒山拾得诗校评》中作了恰当的概括:“三百余首内容丰富多彩的寒山诗,不仅是作者百余年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也是他由儒入道,由道入佛,由佛入禅,这一漫长的心路历程的形象反映。对寒山诗的分类,有多种角度和方法,我们按诗的内容和时间J顷序,大致分为自叙诗、风俗诗、隐逸诗、道教诗、佛禅诗等五类。”〔2〕

  罗时进通过对寒山诗叙述角色的分析,得出寒山一生从儒士到隐士到编外僧的结论。〔3〕笔者赞同这一结论。罗时进遴选典型诗篇,评点寒山儒士诗的师者风范、人文精神、文人色彩以及“诗人之诗”的韵味,评点寒山隐士诗的田园情趣、山林心态以及向道谈玄的真意,评点寒山佛禅诗的圆融自足、智性体悟、触目菩提的美感和机趣,甚为精辟。

  由于寒山的特殊生活历程和心路历程,他始终没有进入主流社会,要在正史方志中寻其踪影甚为困难,所以这三百余首诗成为考证寒山真实面貌的最详实的资料。即使如此,这三百余首诗的创作顺序仍难敲定;诗中所表现出的驳杂、矛盾的思想内容,也让研究者疑团丛生,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不能因此否认寒山曲折变化的身世和心路历程。

  二、寒山历史角色的转变

  (一)从国清寺的“编外僧”,到寒山寺“编外僧”,到僧俗心目中的寒山寺高僧。

  1、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成就了寒山寺的声誉。

  唐代诗人张继写下《枫桥夜泊》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清代学者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说:

  “吴中寺院不下千百座,而寒山寺以懿孙一诗,其名独脍炙于中国,抑且传颂于东瀛。余寓吴久,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造庐来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4〕俞樾这段话真实地反映了《枫桥夜泊》不仅在中国妇孺皆知,连日本“三尺之童”也“无不能诵”,可见其影响之大。

  寺因诗兴。从此寒山寺和《枫桥夜泊》珠联璧合,名扬海内外,造访者络绎不绝。钟声诗韵让成千上万的信奉者、旅游者感受到寒山寺乃至姑苏城浓郁的文化气息。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寒山寺很早就已经是文化苏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寒山寺也因此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社会贤达的青睐。唐代的韦应物、张祜,宋代的孙觌、胡埕、陆游、范成大、张孝祥,元代的顾仲瑛、汤仲友,明代的高启、谢晋、沈周、唐寅、文征明,清代的朱彝尊、陆维崧、王士祯、陆鼎、姚配、徐崧、王庭、沈德潜、舒位、陈夔龙、程德全等都慕名造访寒山寺,吟诗填词,写尽风雅。〔5〕

  2、明代姚广孝的《寒山寺重兴记》标志寒山既是国清寺的“编外僧”,也是寒山寺的“编外僧”。

  寒山寺的前身是妙利普明塔院,始建与梁天监年间(502-519年),曾更名为普明禅院、枫桥寺。何时开始以寒山寺命名?有诗为证:唐代诗人张继、韦应物的诗中写的是寒山寺。但有学者考证张继、韦应物时代没有寒山寺;也有学者考证寒山寺之“寒山”乃泛指秋冬之山,非指寒山其人;更有甚者认为寒山寺之“寒山”非指人,而是指枫桥以西十余里远的一座山。笔者颇为惊愕,我们的学者怎么会考证出这样异乎寻常的结果呢?如“姑苏城外寒山寺”这一句确系张继所写,那么寒山寺的寺名在张继时代就已用过。张继诗题名为“枫桥夜泊”,诗句明明是“姑苏城外寒山寺”,难道还不能断定张继诗写的是枫桥边的寒山寺?而枫桥以西十余里是有座叫寒山的小山,但清代叶昌炽《寒山寺志》已考证清楚:

  “寺之得名在先,山之得名在后”。更何况张继的小船是肯定摇不到寒山脚下的,因为那里既无江河,也无枫桥。

  明代姚广孝给出了一个答案。他在《寒山寺重兴记》里写道:

  “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著木履,被蓝褛衣,掣风掣癫,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暑渴则设茗饮,济行旅之渴。挽舟之人,施以草层,或代共挽。修持多行甚勤。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岩石而去。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

  ‘寒山寺’。唐诗人张懿孙赋《枫桥夜泊》,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天下传诵。于是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方丈则设寒、拾、丰干之像,不敢忘其所自也。”〔6〕

  距寒山六百年的大学者姚广孝本应比我们更接近寒山,遗憾的是他把寒山生活的年代说成“唐元和中”。有学者考证元和时寒山早已辞世;再说希迁禅师建寺(寒山寺)之事也不可能,因为希迁圆寂之后寒山才出世,何有希迁起名“寒山寺”一说?因此,姚文只落得一个“漏洞百出”、

  “不足为凭”的评价。然而,有一点,姚广孝没有瞎说:他亲眼见到寺内有寒山、拾得、丰干的塑像, “这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钱学烈语)〔7〕。足见明时寒山寺已将寒山供奉在寺。何况在姚之前,宋代大观年间进士孙觌(1081-1169)在《枫桥寺记》里已经说明:“唐人张继、张祜尝即其处,作诗记游,吟诵至今,而枫桥寺亦遂知名于天下。”〔8〕我想孙觌、姚广孝不至于不顾事实。姚广孝特意写“重兴记”,恐也指寒山寺寺名曾有“寒山寺——枫桥寺——寒山寺”的沿革。

  退一步说,就算姚广孝真的对寒山的生卒年代考证不确,但还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基本事实:寒山寺很早就把寒山奉为寒山寺特别尊崇的菩萨。因此,寒山既是国清寺的“编外僧”,又是寒山寺的“编外僧”。

  3、僧俗心目中的寒山寺高僧。

  钱学烈在《寒山拾得诗校译》的前言中说: “……但明清以来,

  由于寒山诗的流传,人们喜爱其诗,尊崇其人,在苏州寒山寺为之绘形塑像,供奉礼拜,使寒山寺成为吴中胜地,名扬海内外:吴中百姓把寒山拾得奉为‘和合二圣’,看作幸福和睦的化身,几乎妇孺皆知。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不可改变也无须改变的事实。考证是学者们的事,许多名胜古迹不是都经不起史家严肃的考证吗?对于广大旅游者和信奉者来说,带有神奇色彩的传说更能增加雅兴,是不必追究和局限事实本身的。”〔9〕钱先生前半段话肯定了历史事实,后半段话泛指部分名胜古迹的状况,恐难将寒山寺网罗进去。

  可见,起码明清以来寒山在寒山寺发生了历史角色的转变。因为“人们喜爱其诗,尊崇其人”,对姚广孝寺记所述又深信不疑,寒山从寒山寺的“编外僧”转变成寒山寺的高僧,就显得/顷理成章了。当年方丈室的寒山、拾得、丰干塑像到后来就演变成了“寒拾殿”中的寒山拾得塑像〔图1〕。两人的金身塑像栩栩如生。但见两位菩萨袒胸赤足,体态健壮,衣衫光鲜。寒山右手持荷枝,左手握丝绦;拾得双手擎净瓶,与寒山作嬉戏状。塑像造型动感十足,给人以欢乐、亲切之感。

  岁月荏苒,明清以来六百年间寒山寺屡毁屡兴,而寒拾塑像始终伴随着寒山寺。明永乐三年深谷昶禅师在瓦砾堆中重建佛殿、丈室、山门、法堂。万历四十六年大殿遇火,次年修复。清康熙五十年大殿又遇火,塔也无存。咸丰四年大殿修复,塔未重建。咸丰十年,清军纵火,一夕之间化为灰烬。光绪三十二年,巡抚陈夔龙发心修建,未完成;宣统二年巡抚程德全重建大殿、后楼、长廊,书刻寒山诗三十六首、韦应物诗等十余首、罗聘绘寒山拾得像、郑文焯指绘寒山像等。抗日战争时期,寒山寺殿堂房舍曾一度沦为日军仓库马厩。解放后寒山寺得以重生,虽遭“文革”厄运,1978年重新开放。三十年来寒山寺古刹逢春,生机勃勃,殿宇辉煌,香火旺盛,钟声诗韵魅力无穷。〔10〕而历经六百年沧桑的寒山寺对寒山的崇敬依旧,对寒山精神、寒山文化的发掘和弘扬也踏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二)从国清寺、寒山寺高僧到“和合二圣”。

  1、清代雍正皇帝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是寒山历史角色的重大转变。

  寒山诗得到雍正的赏识,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例,因其思想内容驳杂,很容易引起争议。寒山诗散发着儒、道、释三教的文化气息,诗句直抒胸臆,机趣横溢,雅俗共赏,为人所惊叹,也因此得到雍正的青睐。《四库全书》收编《寒山子诗集》,雍正亲自为其作序。雍正说:

  “读者或以为俗语,或以为韵语,或以为教语,或以为禅语,如摩尼珠体非一色,处处皆圆,随人目之所见。”点明寒山诗呈现变化莫测的面貌。“朕以为非俗、非韵、非教、非释,真乃古佛直心直语也。”:,”雍正的结论指明寒山诗的核心在“佛语”,或者说是“佛语”的诗歌体诠释。雍正对寒山诗的赏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雍正给寒山拾得戴上了“和合二圣”的桂冠。雍正十一年(1733)敕封寒山大士为“妙觉普渡和圣”,敕封拾得为“妙觉普渡合圣”。这是寒山历史角色的重大转变,寒山成为钦定的“和合”文化的一个偶像。从此,寒山走进世俗社会的千家万户,成为平民百姓心目中的喜神、爱神、和合神,成为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化身和象征。民间称“和合二圣”,也称“和合二仙”。

  2、艺术创作和民俗活动反映了“和合二圣”在民间的巨大影响。

  寒山拾得的传奇故事在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传播过程中,渗透了艺术家的创造和民间传说的色彩,弘扬了两人之间的情谊,以至于出现在民众心目中的寒山拾得是÷对情同手足,不离不弃的好兄弟。在世俗社会中,以“和合二圣”为题材的艺术创作和以“和合二圣”为神仙顶礼膜拜的民俗活动十分活跃,形成一种民俗传统。

  寒拾题材的绘画最早追溯到唐末五代,而后一发不可收拾,产生了大量精美的绘画作品。流传最早的寒拾像为晚唐著名诗僧贯休所绘。画面上寒拾二人蓬发长袍,面目古怪,坐于松下,一人持卷朗读,一人身边置一扫帚。画名为《贯休应真高僧像卷》。宋元时期禅意寒山画非常丰富,当推因陀罗的《寒山拾得图》最负盛名〔图2〕。画中寒拾二人席地坐于古树之下,正蓬头谈笑。明代的寒拾画像一改宋元时期的蓬头垢面,形容古怪,转而相貌清秀,体态飘逸。如蒋贵的《寒山拾得图》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图3〕。入清以后,寒拾画像多以“和合二圣”的形象出现在画面。其中扬州八怪之一罗聘的《寒山拾得像》颇为有名〔图4〕,至今其石刻像仍镶嵌在寒山寺大殿佛祖像后壁,这是寒山寺颇具创造性的做法。罗聘笔下的寒山拾得相对而笑,敞胸露怀,憨态可掬。著名画家郑文焯的指绘《寒山像》也镶嵌在寒山寺大殿内墙壁上,画中寒山慈眉善目,笑逐颜开,两手微张,一副笑迎宾朋的姿态。

  近代以来寒山拾得“和合二圣”的形象经常得到知名画家的关注,任伯年,吴昌硕、王一亭等艺术家都创作过“和合二圣”画像。此外,民间工艺品,如年画中“和合二圣”的画像就更普遍。不仅汉族地区,而且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和合二圣”的年画。在民间绘画中,寒山拾得完全是兄弟形象,一人持荷,一人捧盒,

  “荷” “盒”与“和”“合”谐音,为民间所喜闻乐见。

  除了绘画,其余种类的工艺品中,以寒拾“和合二圣”为题材的作品也十分普遍。工艺品种类涉及瓷器、金属器、玉雕,木雕、砖雕、漆雕、牙雕、竹雕、刺绣、剪纸等等〔图5〕,种类多,数量大,地域分布广,也不乏精品佳作。

  以寒拾为题材的传奇故事可以看作是口头作品。最为流行的版本是寒山拾得亲如兄弟,共爱一女,后拾得临婚,寒山得知后为成全拾得,离家出走。拾得得知后舍女南寻,终于相遇(一说在苏州枫桥相遇)。一人持荷,一人捧盒,两人友好相见,一同皈依佛门。

  (更早的“和合”故事,如“万回哥”传说不再赘述。)

  寒拾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同时产生了一系列民俗活动,江浙一带尤其盛行。寒拾“和合二圣”画像常见悬挂于厅堂,祈求家庭和睦;悬挂于婚房,祝福夫妻和和美美,百年好合。江南婚俗拜堂时,还要礼拜“和合二圣”。

  作为“和合二圣”的寒山拾得已经不同于天台隐居时的寒山拾得。状如贫子,形貌枯悴,桦冠木履,布裘破敝的“疯癫和尚”已变成慈眉善目,心宽体胖,笑口常开,衣衫华丽的“和合二圣”。原本狂放不羁,笑歌自若,常以诗讥讽时态,警励流俗的诗僧,已变成保佑百姓和睦安康、夫妻好合、家庭幸福的“喜神”、

  “爱神”、 “和合神”。历史让寒山拾得离开了巨石嶙峋的寒岩洞穴,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厅堂婚房。

  3、寒山在日本和美国不同的偶像地位

  唐代以来,寒山一直是日本信众心中的高僧。日本是一个佛教信仰较为普遍的国家,禅宗由中国东渡日本后,便成为日本僧俗人士追求的最高境界。日本人田口米舫于1885年游访寒山寺后,萌发了在日本建寒山寺的念头。1929年日本东京建成寒山寺,寺门山道上竖有张继《枫桥夜泊》诗碑和罗聘《寒山拾得画像》碑。寺边有一木桥,也取名“枫桥”。南宋前寒山诗己被传入日本,寒山被视为禅宗大诗人;

  自江尸时代起就有多种寒山诗注本流传。寒山诗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地位,公认为对日本的俳句、短歌产生过深远影响。日本人从寒山诗领略到禅宗的理念,加上寒山诗通俗浅显,极易流传。在日本的禅画中,寒山拾得的形象也相当普遍。2007年10月,

  “禅意寒山--日本禅画邀请展”在苏州寒山寺开幕,展出的200余幅作品中绝大部分以寒山拾得为题材。由此,寒山拾得在日本僧俗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日本信众把寒山当作禅宗高僧信奉可以理解,但美国的情况有点意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寒山曾经成为美国嬉皮士的领袖,其蓬头跣足的形象为嬉皮士们仿效,其诗歌风行一时,大行其道。据说美国诗人加里·史奈德在学习日本文化时,被奇特的寒山诗深深吸引。史奈德于1956年发表了24首寒山译诗,在美国流传最广。美国嬉皮士风潮的代言人,

  “垮掉的一代”的文学代表杰克·凯鲁亚克与史奈德是世交,他也深受寒山诗的影响,在195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法丐》中讲述了他与史奈德的友谊,以及后者在翻译寒山诗并逐渐把自己引入禅境的故事。从此在美国掀起了“寒山热”,寒山成为“垮掉的一代”心目中的偶像。

  至于中国古代的寒山如何“嫁接”到当代美国的嬉皮士们的心里,笔者借用何善蒙的一段话:

  “寒山对于嬉皮士们的感召力最直接地来自其外貌行为。然后才是内在精神。嬉皮士以长发赤足、奇装异服以示对社会的反抗,桦冠木屐、布裘破敝的寒山引起他们的共鸣也就不足为怪了。从思想上说,寒山诗有两点契合‘垮掉的一代’内心深处的渴望,其一是其遗世独立的精神,寒山游离于一切社会成规与秩序之外,‘独居寒山,自乐其志’,世俗的权威与力量不再能干扰和制约他,这对嬉皮士们特立独行、标榜自我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刺激和鼓励。第二点与第一点紧密相关,那就是回归自然的意识,嬉皮士们鄙视社会、背育社会,于是只能走向旷野的自然。而在寒山诗中,他们惊喜地听到了灵魂呼唤大地与山峦的深沉回响——浑然天成的寒岩美景,坐拥青山白云的东方诗人,一切洋溢着安宁、祥和的气氛和禅的生机,抚慰了他们充满动荡感、空虚感的心灵。”〔12〕

  三、当前的走向:寒山在“和合文化”中的角色定位

  有识之士对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提出“和合”理论、“和合”理想,尽管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继续探讨,但“和合”的文化理念已经进入主流意识领域。自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发表以后,和合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被普遍认同。和合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源远流长。我国思想家运用和合理念,从总体上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社会关系,除强调团结、协作外,还有向心凝聚的含义,特指事物与其所处的环境和相联系的总体结构实现融合统一,这是中华和合文化所体现的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和合思想通过以下四重关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人和自然的关系(把人对自然的态度与行为提高到道德修养的高度来认识,运用“天人合一”、 “物我相亲”等观念,消除环境、人口、资源等方面的生态危机)。

  (2)人与社会的关系(运用儒家民本主义的社会政治观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通过民族情感、意志、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审美情趣,构建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社会主义道德观)。(3)人际关系(以“推已及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基本原则处理人际关系,实现互利互让、和睡相处的理想)。

  (4)人与自身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强调自律、内省、践履,摒弃不道德的思想行为)。

  “和合”精神和寒山精神呈现融合和包含的关系。寒拾“和合二圣”形象的精神内涵起码包括以下三点,这里体现了寒山在和合文化中的角色定位:

  1、实现人际关系的“和合”。寒拾二圣的兄弟情谊突显其纯洁性,尤其在处理人际关系矛盾时,能感召人们“推己及人”,相互理解,相互礼让,相互尊重。这样的理念作为家人之间、亲朋之间、同事之间以及社会上人际关系处理的准则,也是较为合理的。

  在处理特殊的人际关系中,寒拾二人的一段对话耐人寻味。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

  “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我、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段对话是寒山拾得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体现寒山拾得超越常理的宽容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德报怨”同一个范畴。最近从媒体看到山东退休女教师被歹徒袭击引起搏斗,在双方均受伤的情况下,女教师送歹徒进医院抢救的实例〔13〕。社会认可女教师的行为,认为这是一种超高境界,具有精神价值。这是在是非分明、善恶分明的前提下,人性的一种提升,道德的一种升华,对建设和谐社会很有意义。由此看寒拾的这段对话,其中的宽容精神应该被认可。

  2、热爱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合”。寒山诗表现出寒山对生存环境的热爱超出一般意义上对环境的爱护。从物质层面看,寒山依靠大自然的物质赏赐,他和大自然之间是相依为命的关系;从精神层面看,寒山深深热爱大自然,他只有身处山林,才感到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身心舒畅。如果人与自然的“和合”

  (和谐)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真正称得上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才不会向自然过分索取。

  3、讲究养生,实现身心的“和合”。寒山皈依佛门后,虽然生活清苦,但生态平衡的大自然滋养了他的身心,豁达开朗的性格调养了他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的体力锻炼强健了他的体格。这样的养生之道,使他延年益寿,活到一百多岁。在当今世界,新老疾病威胁人类的健康;各国又相继进入老龄化时代,高龄人群的身心健康亟待重视,寒山的养生之道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3〕罗时进.寒山的身份与通俗诗叙述角色转换.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2〕〔7〕〔9〕钱学烈.寒山拾得诗校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4〕〔5〕〔6〕〔8〕〔10〕〔11〕重修寒山寺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2〕何善蒙.人间寒山路,寒山路不通.中华读书报,2007.7.8.

  〔13〕宋全政.退休教师以德报怨能否拯救灵魂.中国教育报,2008.4.20.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