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佛教徒,我们经常放生。如果如法地放生,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够如理如法,功德就不是很大。所以,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讲讲有关放生的问题。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纳为六种,这就是六度,六波罗密多。本来,大乘菩萨的见解、行为、修法,利益众生、度化众生的事业浩如烟海,但所有这些方便,均可以归纳成为六度。如果我们能如法放生,即使是放一条生命,也有办法具备六度。如何具备呢?下面我们分别讲述:如果能以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回向菩提的三殊胜摄持,放生就是非常殊胜的行善。每一个人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杀生的罪过无穷无尽。不要说无始以来,就是这一世,从出生到现在,杀生的罪过也有很多,足够将我们赶向地狱,放生就是最好的对治力。同时还要发心,从此以后,不故意去杀害众生,如果有这样的决心,杀生的罪过是一定能清净的,这毋庸置疑。如果不能这样下决心,也可以在生命里选择。譬如说从今天起,生生世世不杀蛇或不杀泥鳅,这样发誓再放生的话,就可以清净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杀蛇、杀泥鳅的罪过,但杀其他生命的罪过不能清净。
放生是清净杀生罪业最好的一种对治方法。但是,如果仅仅为了清净自己的罪障去放生,虽然罪业可以清净,但这不属于大乘佛法。将放生作为自己清净杀生罪业的对治力,还是发大乘的菩提心,全由自己选择。过去无量的佛陀,包括释迦牟尼佛,当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发誓度化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成佛之后自己成佛。但我们尚未成佛之时,他们已经成佛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释迦牟尼佛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不是。佛的悲心广大,所以这样发愿。因为他的发愿非常伟大,非常殊胜,所以能很快成佛。而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一己私利,至今还在轮回里挣扎。所以,是否能够成佛,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发心。
有些人认为,鱼市场的生命如恒河沙,我们买的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所以很失望。那么多鱼是买不完的,那么放生究竟有多大意义?想解救所有的生命,不要说我们,即使佛也无能为力。佛也只能度化有缘的众生,面对无缘的众生,佛也无可奈何。
放生也是这样,即使你富如帝释天,也买不完所有的生命。因为众生是无边无际的,佛度化众生也有鞭长莫及的时候,我们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只有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众生。每一个参加放生的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善根,这在经书里有记载。譬如我们一百个人去杀一个人,这个罪过不是我们一百个人分,而是每一个人都有杀一个人的完整罪过。
行善也是这样。譬如说一百个人去放一条生命,每一个人都有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不是这一个功德一百个人分。我们现在已经放了将近两个亿的生命,参加放生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这份功德。这种善法本身就不可思议,如果再加上如理如法地发心和回向,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一定能够清净我们所有的罪业。
越往前走就越沉重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压力太大,想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禅师求教。
禅师给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指著前方一条坎坷的石路说:“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颗石子放到篓子里,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等他背上篓子装满石头后,禅师问他:“你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回答说:“感到越走越沉重。”
禅师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时,都背负著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因此才会有越来越累的感慨。”
中年人又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负重呢?”
禅师反问他:“你是否愿意将名声、财富、虚荣、权力等拿出来舍弃呢?”
那人答不出来。
禅师又说:“每个人的篓子里所装的,都是自己从这个世上寻来的东西,但是你拾得太多,如果不能放掉一些,你的生命将承受不起,现在知道应丢下什么和留下什么了吗?”
中年人反问禅师:“这一路上,您又丢下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呢?”
禅师大笑:“丢下身外之物,留下心灵之物。”
人在世上,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外界的诱惑,一旦有了功名,就会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会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会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会对事业放不下…,当得到的东西太多了,超过生命的承载力,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留下什么?舍弃什么?这时候选择将变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