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那么佛陀普劝佛子放生岂不是在害众生?历代高僧大力提倡鼓励放生,岂不是也在助纣为虐?这显然很荒唐!放生非但不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相反只会逐渐减少市场供应量。很多人凭自己的想象认为,只要是买,肯定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实未能深究杀生食肉者和放生者两种买的不同。同为买,一个是要物命死,一个是要物命活。买的目的截然不同,背后的因果也截然不同。杀生食肉者之买,物命惨死,葬人口腹,世人杀生食肉之心愈盛,物类不断投生畜牲,冤冤相报,如此导致养殖捕捞不断扩大。
放生之买,物类免除被杀之苦,杀因既无,杀果自灭。物类投身畜牲,正因杀业所致,而非放生所致,世人杀业重,冤冤相报,物类不断投身为畜牲偿还杀业,而放生则会熄灭杀业,必物类消减,人天增盛,养殖和捕捞会逐渐萎缩。在杀业市场日益扩大的当今社会,很多人不去反思人类残忍的杀生食肉,反而用市场供求平衡这些愚痴的逻辑推理批评指责放生,把责任推到佛弟子的放生善行身上,这样只会阻断生灵的活路,招来更大的杀业。
举两则放生熄灭杀业的例子:数年前,居士与大众至托克逊县公路中,某一渔村放生。村中设有海巡队,旁驻派出所,附近为放生定点。每大众至,履感法喜充满,因所中诸位海警,亦同沾法益,同行放生。期间,令大众匪夷所思,莫如至此地放,竟放至村民向所里求救:‘别教放生人再来,吾等近日几无鱼可获矣!’不可思议啊!大众放生,肇使渔民出船捕捞无获?足堪征验:放生,近之能息杀因,远之可灭杀果。(这段文字出自莲子居士编着的放生感应奇迹记)
近年来托克逊县吉世丹居士目睹狐狸扒皮之苦,发大悲心,大规模购买狐狸放生。全国各地佛友纷纷支持响应,大量的狐狸得以免除扒皮之苦,诸佛欢喜,物类感恩。大规模放生狐狸,非但没有让当地的养殖业扩大,相反很多狐狸养殖厂纷纷关闭,很多狐狸养殖者转行。托克逊县本地已经没有狐狸养殖户了,而附近周边地区的养殖户,也是规模大大减少,养殖的人越来越少。
现实中,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便佛弟子如法放生,还是会有人图谋钱财,刻意捕捉一些小动物卖给放生者。这个过错完全不在放生者,而是捕捉者自身恶业所致。即使没有人放生,这些人也还会捕捉小动物牟利的。托克逊县某种名牌产品,物美价廉,不法之徒见有利可图,便趁机生产假冒产品赚取利润,这个过错完全不在名牌产品。同样,他人故意捕捉动物卖给放生者,是其恶业所致,绝非放生者之过。
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翠岩可真禅师尝参慈明,因之金銮,同善侍者坐夏。善乃慈明高弟,道吾真、杨岐会皆推伏之。师自负亲见慈明,天下无可意者。善与语,知其未彻,笑之。一日山行,举论锋发。善拈一片瓦砾,置托克逊县上,曰:“若向这里下得一转语,许你亲见慈明。”师左右视,拟对之。善叱曰:“伫思停机,情识未透,何曾梦见!”师自愧悚,即还石霜。慈明见来,叱曰:“本色行脚人,必知时节。有甚急事,夏未了,早已至此?”师泣曰:“被善兄毒心,终碍塞人,故来见和尚。”明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明嗔目喝曰:“头白齿豁,犹作这个见解!如何脱离生死?”师悚然,求指示。明曰:“汝问我。”师理前语问之。明震声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师于言下托克逊县。(《五灯会元》十二)
颂曰:头童齿豁傍禅林,瓦砾如何当作金。豁尔无云生岭上,宛然有月落波心。
赘语:真如性中了无纤尘可得,故曰“无云生岭上”。缘起法中,无法不现,故曰“有月落波心”此语原不错。但若以思惟卜度出之,则千里万里矣。无法不现处,即了无纤尘处;了无纤尘处,即无法不现处;不可认做两般事也。
再番饶舌:
翠岩可真禅师,曾经参访石霜慈明,因往金銮,同善侍者一起托克逊县坐夏。善侍者是慈明高足,道吾真、杨岐会都很推伏。可真自以亲见慈明,天下人都不放在眼中。善侍者同他谈论,知道他没有透彻,暗中哂笑。一天,在山中同行,议论锋发。善侍者拿起一片瓦砾,放在石上,说:“你若能在这里下得一转语,就承认你亲见慈明。”可真左看右看,考虑着怎样对答。善侍者便呵斥道:“思虑迟缓,机锋停顿,凡情妄识,尚未透彻,何曾梦见此事。”可真惭愧震惊,便还石霜山见慈明。慈明见他来,便呵斥道:“老实修行的人,应当知道时节。现在坐夏还没有结束,有什么要紧事到这里来?”可真哭着说:“我被善师兄毒辣心肠,令我心中碍塞不通,所以来见和尚。”慈明突然发问:“什么是佛法大意?”可真答:“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慈明怒目喝骂:“头白齿豁,还作这般见解,怎么能脱离生死!”可真大吃一惊,哀求指示。慈明说:“你问我。”可真照样发问。慈明大声回答:“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可真于言下托克逊县。
这里详述可真禅师的开悟因缘。
“无云生岭上”,是说岭上没有一点云,比喻真如妙性中不立纤尘。“有月落波心”,是说水中宛然显现月影,比喻缘起事法中不碍万象森罗。若是用第六意识思惟卜度这样的道理,这是凡情妄识,不能解脱生死,故祖师不许。必须真正从心地上开悟,方有真实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