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放生鱼代表什么 坚持放生后,会有什么感应?

时间:2022-11-07 09:47       来源: 未知
记住这个放生公式:

放生的数量=积德的数量

积德数量自己过失的罪恶=好运来临

一般说来,坚持放生的人(尽心放生、舍得拿出资金放生),有三类感应:

第一类:感应迅速。这些人,有两种情况:一是上一世或父母积累许多功德,所以一放生,就会产生神奇感应。二是放生的时候,恰好放生的是龙王的儿子、蛇仙的儿子、乌龟仙的子孙等,因为是放生了神仙的后代,所以会得到神奇感应。我国著名神仙医生孙思邈,就是因为救了一条小蛇,而改变的命运。他放生的这条小蛇恰恰是龙王的儿子的化身,结果,被龙王接到龙宫,龙王让他挑选宝贝,孙思邈只挑选了救助世人医书,所以,孙思邈成了医圣。放生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作用。很多朋友,因为放生,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类:感应中速。这类人,主要是上一世或父母积累一些功德,也做了一些恶事,可以说是善恶都有,所以,放生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快不慢的感觉。这种情况怎么办?佛菩萨很公平,让他先还“债务”,后来好运气。所以他放生的时候,产生的功德,先要抵消自己上一世的罪恶,把这些罪恶消除之后,就会产生新的吉祥感应。

这类人的特点,放生的时候,会产生忽然生病、交通事故等负面效果。为什么出现呢?实际上这是在消灾!是把灾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是把未来几年要发生的灾难,提沅江市行化解。换句话说,他的放生正在对他进行快速消灾解难。譬如本来应患绝症,结果,只是生了一场病;譬如,应出一场死亡的交通事故,结果只是碰撞车子;譬如,应当出现公司垮台,结果只是被别人骗了几百万元等等。一定要记住,这是在消灾减难。当放生的时候出现这情况,就意味着,灾难在抵消,只要坚持下去,等灾难抵消了之后,就会换来意想不到的大福报,譬如:提拔升官、发大财等。

第三类:感应缓慢。这类人,主要是上一世或者父辈做了较多恶事,所以,感应慢一些,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会产生快速感应。《了凡四训》的作者了凡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演绎了感应先缓慢后快速的故事。大家可以看看。

在家佛弟子的基本信念和人生规划

人间得佛

佛教的信众由两部分人构成:一是出家弟子,二是在家弟子。在家弟子就是居士,居士在中国原指隐士,在印度原指有德有势的大富长者,后来佛教借以指在家的佛教信徒。今日佛教的居士有广狭两种意义,广义指一切同情、敬重佛教,到寺院来参礼的人都可尊称为居士,狭义指已经拜过师,皈依了佛法僧三宝的在家信众。居士修学佛法虽然不像出家弟子那般严格,但也要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和很好的人生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学佛道路的正确性与实践的可落实性。

在家弟子学佛的基本信念用一句话代表,那就是:以人为本,立足人间。什么是以人为本,立足人间呢?具体说来,它涵盖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以人为本,立足人间”就是说成佛在人间

我们对所敬仰的诸佛菩萨,不能视为崇拜的偶像或万能的神祇。实际上他们只是我们理想境界的效法对象,佛弟子的一切所作、所行,都要以佛菩萨的人格、道德、成就和言教作为自己的规范和准则。

“以人为本”这个词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专利,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是佛弟子修学佛法的基本信念了。沅江市,《阿含经》中佛陀对弟子说:诸佛世尊皆出自人间,并非天上而得,也不是由地狱、恶鬼、畜生所得。《阿含经》中还记载,因为佛陀是至圣的世尊,人间所恭敬的对象,有些弟子对佛陀的身份产生疑惑,于是向佛陀请教:“慈悲的佛陀啊,我们是否还要拿饭食来供养您呢?”佛陀回答:“可以拿人间的饭食供养如来。因为我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不但原始的经典中这样说,大乘佛法中也如是说。《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说:一切圣贤道果,无论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还是菩萨、佛果,都从人的这个身份证得。在“人身”这块福报的田地上,只要你认真耕耘、劳作,就一定能够收获各种善法的果实。有这样的教导在前,所以当代著名高僧印顺法师就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一书中说:佛陀是凭借人身而得正觉解脱的圣者,千万不要把他当作神来看待。佛不是神,他是人,是觉悟了的人。究竟成佛不是天神不在天上,惟有在人间。因此,古代祖师常说:众生与佛陀无差别,佛是众生已觉悟,众生是佛在迷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常人学佛很容易犯两个错误,即鬼神的信仰和知识的探求。不明理论的人容易流落于鬼神的信仰,把佛菩萨就当成神灵一样的崇拜,信佛只是祈求发财、祷告沅江市等功利心的表现;另一种是知识的探求,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学佛要学佛法可以操作、实用的精神内涵,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信佛是信仰圣贤的伟大人格,以此开阔胸怀、拓展眼界,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二、“以人为本,立足人间”就是说学佛在人间

学佛要摒弃与佛法不相应的一切思想、念头,将身心清理干净,这样才能得善法财宝,入善行大道。学佛务必注意的是:学佛在人间,以人为主,以提高自身生命内涵最为重要。千万不要去追逐神异之类的东西,一旦有所求,就会有挂碍,有挂碍就会有恐怖,继而会有障碍,有障碍就会出现磨难。相反,心无所求,就能与佛、与法、与圣贤相应。与正法相应,就能清净、自在、安乐。在家学佛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身份,立足自己的本位,不要站错了队,这是在家学佛应有的基本观念。

佛陀很早就告诫弟子,学佛不可追求神通、灵异乃至其它的各种古怪现象。沅江市净洁神圣,但出自臭秽的污泥,世间虽然说是染污的、不净的,正是在这苦空无常的世间,才能够成就清净的解脱之道。苗木离开了泥土就无法生存,成佛之道不外福慧同修、悲智双运,脱离了培福、解慧的世间,哪里去寻找体悟佛法真理的场所呢?经中说一切世间是菩提道场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学佛不舍弃一切世间的事业,就能成就出世间的大道”。太虚大师也对我们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三、“以人为本”就是所从所学,要以现实生命的收获为主要宗旨

学佛人不能消极颓废,坐等生死;也绝不能只是期待来世的安乐,而忽视现实生命的养成。

在现实当中有很多学佛失误的例子,有些居士学佛好多年了,诵经拜佛很用功,供养三宝也十分虔诚,在寺院的时候非常快乐,但换个环境立刻愁云密布。与家里亲人关系一团糟,单位同事相处僵硬生冷,与亲朋好友格格不入,老死不相往来。还有些居士没学佛尚比较顾家,一学了佛,念佛第一,坐禅第一,工作不要了,家庭不管了。父母妻儿忙的不可开交,自己闭眼不见。只管自己清静,不问家人死活。于是,亲人由埋怨到恼恨,日长天久渐渐形成磨擦、矛盾,甚至造成家庭失和的悲剧。

为什么会这样呢?多数时候是没有处理好学佛与生活的关系,也没有找准学佛的位置,佛法与生活成了两张皮。这样学佛是不行的,不会有什么成就。学佛之人首先要把个人身边的事情处理好,营造人与人和谐的环境,这不仅是人际的关系,也是学佛之人对非信仰者的风范问题。在家学佛应该把修学和生活结合起来,佛法和生命融为一体,用佛法指导生活,以佛法启悟人生。人生要有四大选择:一是信仰的选择,二是因果的选择,三是良心的选择,四是道德的选择,这是作人的四大根本。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什么?最重要信世出世间的因果律。

学习佛法的道路上要有一种信念,一切以现实世间生命的利益为最重要。其次我们才考虑是不是能够了生脱死,是不是来生能够往生佛国。要先从眼前的事情解决,而不是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高高的,只看远处,不顾脚下。开始把目标定得太高太远,会缺乏一种沅江市。如果一开始就是庞大无比的目标,要有漫长的道路才能达到,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慢慢地心灵上就会长出茧子,渐渐地意志就消磨掉了,这样的情况对于学佛人来说是很可怕的。

总之,“以人为本,立足人间”就是说:在家学佛要以现实人生的本位为出发点,以佛法在世间的应用为立足点,以现实生命的提升为落脚点,以诸佛菩萨的成就为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落实佛法,提升生命质量。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