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这件事,原本是为了感化启发身边的人戒杀护生的慈悲心,施行自己的恻隐之心罢了。世间的人多,心行各不相同,纵然不能全部感化,就是感化一个人,这个人一生之中,就会少杀若干的生命,况且不止感化一个人呢?至于说放生之后小鱼被大鱼吃了,就是放到长江之中,也难免不遭网罟的抓捕。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其实是阻碍人善心善行,助长人造作杀业。这种人幸好得生为人,又不至于亲身受到杀戮,所以说这种没有道理的歪理,以此显示自己的才智,能够折服放生的人。假使他是鱼,以及做别的各种畜生,在受到杀害的时候,绝对不肯生起这样的想法。只是一心希望有人能够救自己的性命,没有其他诸如即使被救,恐怕后来又被别的动物所吃,别人又会抓去,只心甘情愿受到杀害,而免得以后又遭灾殃的想法。果然他能够在这种情形下,能这样想,那么放生之事尚且不足以作为教诲。况且万万不能在这时候有这样的想法,而在无关自己痛痒的时候,说这种阻人善心、启发人杀机的话。这种人来生,如果不自己受到被杀害的报应,日月就会向东运行,天和地就会倒过来了,话岂可以乱说吗?
所放的生命,小鱼被大鱼所吃,固然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放了之后又被抓捕,也不可能没有。如果说小鱼被大鱼统统都吃光了,就没有这种事情和道理了。所放的动物全部又都被抓捕去了,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和道理,又为什么如此多虑呢?比如救济难民,或者布施他一件衣服,或者给他一餐饭,也可以让不至于当时就饿死冻死。在这种邪见的人他就说,给他一件衣服一餐饭,怎能让他终身温饱,不受饥寒呢?给他又什么用呢?反而不如任凭他冻饿饿死,就可以永远不至于长期受冻、饿了。
又比如强盗抢劫,有力气的人保护被抢的人,这种人说,你如果能保护他一生不被人抢,这样就很好。如果只能保护一时,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反而不如任凭强盗抢劫一空,后来不至于再被抢劫的好啊。再比如说,父母对于孩子,长时照顾养育,而慈母不能在死后养育自己孩子,这种人难道说,既然死后不能抚育,不如现在杀了他为好啊?君子修德,不会因为小的善事而不去做,不会因为小的恶事而去做。这种人必定期望能够万无一失,才肯去放生,便是让世间的人终生都不做戒杀放生的善行啊。这样的人,将来必定遭受到万人之中没有一人能救他于死地的报应啊,可悲可叹啊。不禁罗索说了一番。原文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忍之念而已。世人多矣,心行各异,纵不能全皆感动,即感动一人,彼一人一生,即少杀若干生命,况不止一人乎。至谓小鱼被大鱼所食,即放之长江,亦难免不遭网罟。此种计虑,似乎有理,实则为阻人善念,助人杀业。其人幸得为人,或不至身受杀戮,故作此无理之理,以显己之智,能折伏放生者。使彼为鱼,及诸生命,当受杀时,断断不肯起此种想念。唯冀有人救己之命,别无他种救亦恐或后来又被别物所食,别人所得,唯愿甘心受戮,免致后复遭殃等想。果能当此时,作此想念,尚不足为训。
况万万不能当此时作此想念,而于无关痛痒时,作此阻人善念,启人杀机之语。其人来生,若不自受其报,则日月当东行,天地当易位矣,言可妄发乎。大鱼食小鱼,固有此事。放之又遭捕,亦不能无有。若谓小鱼被大鱼食尽无余,则无此事理。放者尽被人复捕去,亦无此事理。何得如是过虑。譬如救济难民,或与一衣,或与一食,亦可不至即死。在彼则当曰,此一衣一食,何能令彼终身温饱,与之有何利益。不如令彼冻饿而死,便可不至长受冻饿矣。又如强盗劫人,有力者为之捍御。彼将曰,汝若能捍御彼一生,则为甚善。唯捍御一时,究有何益。反不如任彼抢劫一空,后来不至再被抢劫之为愈也。父母之于子,常常抚育,而慈母不能抚身后之子。彼将谓,既不能抚育,不如杀之之为愈乎。君子修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彼必期于万无一失,方肯行放生,则令世人尽寿皆不行戒杀放生之事矣。其人将来必膺万无一人能救己于死也,哀哉,痛哉。不禁络索言之。宽严-六度与生死轮回戒、定、慧三学是佛门修持者的途径,而大乘菩萨复于戒、定、慧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为六度,亦称六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是梵语(Parmita),义为到彼岸。过渡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以抵彼岸;学佛的人,在生死轮回的此岸,渡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盘寂静的彼岸。六波罗蜜多就是舟筏,行六波罗蜜多,就可渡过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Nirvana)——解脱的彼岸。
一、布施度(Dana——Paramita)。就是施舍,施舍是多方面的,并不专指钱钞财物而言。根据《本生经》(JatakaStory)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时,曾经以头目脑髓、肢节手足布施,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都是高度布施的一种,时称为内施;而以国城妻子、田园财物作布施的,称为外施。
布施可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以己资财随分施与的,叫做财施。以佛法教导众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一切世出世间法,如四谛、十二因缘、五戒、十善,人天因果,皆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经中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施可以长养众生慧命,令永不再感受三界轮回的苦果。救护众生苦难,予以精神慰藉,使其远离恐怖者,叫做无畏施。
布施不难,但要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确不容易。三轮体空者,即无布施的我,无受施的人,也无所施的物,正是《金刚经》上所称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也就是“行慈悲而不执有我,知无我而不断慈悲”,只求慈悲发扬光大,不特没有望报之心,也绝无能施之念,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Sila—Paramita)。有止恶修善的意义。修行大乘菩萨道,不但要消极地止恶,更应积极地为善,以净化身、口、意诸业;因为持戒能使真如佛性逐渐显露,而不为妄想执著所缠缚。
持戒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弥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唯菩萨受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不分在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轻戒的。
三、忍辱度(Ksanti—Paramita)。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也就是内心能忍受外来的侮辱及恼害而不生嗔恨。当知辱字,包括对于身心一切寒热、饥渴、水火、刀兵、老病、死苦、蛇蝎、蚊虻,以及嗔骂、讥侮、诃毁、打骂等等苦恼。凡情最难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能忍,则其他诸忍亦较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于穷困病苦的逆境中,忍令颓丧卑鄙之念不生;于富贵顺遂的顺境中,忍令骄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顺不逆、万法生灭的常境中,忍令迁流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戕害顺逆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饥渴寒热创痛诸苦。忍辱是与内心的烦恼贼作战,烦恼时时在我人心头伺机蠢动,我人若一念不忍,烦恼即在我人心上占据一个位置了。
忍辱也有三种:
(1)耐怨害忍。凡无理受人侮辱,也要忍耐不报,凡事不能忍则一无所成,学佛的人应以忍辱为第一行门。
(2)安受苦忍。安心忍受众苦所迫,决不中途动摇,能安受所有苦楚,则有苦尽甘来的日子,一切皆有成就。
(3)谛察法忍。心生邪念,意欲妄为,当此心身动摇之时,应该谛观诸法,以及世界万物一切是空,于此无自性空,能够有所悟入,深信忍可,是为谛察法忍。
四、精进度(Viraya—Paramita)。纯一无杂为精,鼓勇直前为进。精进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长;未生之恶念令不生,已生之恶念令速断。修菩萨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当以纯一直进之心,断妄念,去执著,显发真如妙心,自度度人,无有退堕。
精进也有三种:庄严精进、摄善精进和利生精进。
(1)庄严精进。精即专一,进即进步,凡是创造事业或学佛的人都要勤勉,进行所业,立志坚强,远离薄弱,则没有不成功之理。
(2)摄善精进。无论布施、持戒、忍辱等等,都要用心持久修习,不可一曝十寒,不敢放逸,否则前功尽弃。
(3)利生精进。利益众生,不生疲倦,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五、禅定度(Dhyna-Paramita)。其义为静虑,在于度散乱。禅定可分为事理两种:事定者,依境摄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略言之,禅定是在于心力集中,而后产生智慧的一种定力。修禅定,须自守护六根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之语。老子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亦此之意。
禅定亦有三种: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
(1)世间禅。端坐不思,既无用心,亦未到定,不能为圣,亦不能为贤;但是坐禅既久,自能清净感觉到四禅天,亦能感觉到偏空、顽空不是真空的境界。
(2)出世间禅。单指向上,不可向下层坏处着想,应专心向善处看齐,凝神玄门,脱尽污渍,内心自然光华。
(3)出世间上上禅。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说法时,门下弟子八万四千众尽皆倾听。当世尊讲毕,手拈莲花,一切归于沉寂;独迦叶尊者悟出其中妙理,破颜微笑,所谓正法眼藏,密契妙心,名上上禅。
六、智慧度(Prajna-Paramita)。是由禅定所证得的,即所谓“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这种智慧并不是世人博学多闻的有漏智,而是圆融无碍的正智。这种智能照破一切客尘烦恼,显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于断烦恼,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证得智慧,就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了。
智慧也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
(1)一切智。即所谓通达诸法皆空的智慧,能得这个智慧就可断烦恼而得解脱,但仅自觉,不能觉他,是属声闻人所有的智慧。
(2)道种智。是可知万有诸法的智慧,得此智慧,就可从空出假,运用佛法度化众生,使诸所有人类一心向善,追求真理。这是菩萨所有的智慧,要为利益众生的。
(3)一切种智。是最究竟的大智大慧,能圆满地通达世出世间万有诸法的事理,为所具有的一切种智,最圆满、最究竟、最真实的智慧。
修六度,必须相资相行,不可缺一。因为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双修,而不持戒,便碍于积习;三学具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摄化众生;布施而不修三学,只种下人天福报;持戒而不能忍辱,难调嗔恚之气;有精进而无诸度,则徒劳无功;有诸度而无精进,则始勤终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圆满大乘菩萨的二利之行,渡过生死轮回的苦海。
吾人学佛,应抱着佛陀慈悲救苦救难的精神,心存利他,不为个人利欲薰心,处处向善看齐,如能照上述六度进行,不但自己一生受用不浅,而且深入人群,普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