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木舒克市放生

时间:2022-11-25 18:32       来源: 未知

昨日,在惠安县小岞镇前峰码头,当地渔民驾船出海,在惠安县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和记者的见证下,放生一只135斤重的大海龟——太平洋丽龟。

昨日下午,在前峰码头,渔民李阿尾和同伴将一只硕大的海龟从车上抬下。这只海龟,四肢和背部呈暗绿色,头部和腹部为淡黄色,扁平的四肢如同船桨。据测量,大海龟重135斤,体长107厘米,壳长83厘米,宽73厘米。“出海30多年了,没见过这么大的海龟。”李阿尾说,3月13日晚,他和同伴在小岞半岛以东海域捕鱼,收网时,发现这只体格硕大的海龟。海龟在甲板上很怯生,起初将头缩进壳里,过后才不时探出脑袋。它的体背上,还有几个寄生的贝壳类生物。观察外表,这只海龟光滑圆润,身体没有伤痕,不像受伤或者生病。

随后,李阿尾和惠安县海洋与渔业局取得联系。经过辨认,这只海龟为“太平洋丽龟”,是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按照渔民的说法,海龟“一年长一斤”,135斤重,年纪估计得有上百岁。“有灵性!”李阿尾的妻子说,有人听说他们捕到大海龟,出几万元想买回去放到寺庙里供养,也有人出高价想买回去宰杀。不过,李阿尾和同伴决定将大海龟放生。

昨日下午3点多,记者随同李阿尾、惠安县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搭上小泡沫船,再转乘大渔船离开前峰码头。下午3点50分,一行人将海龟抱起,放回大海。惠安县海洋与渔业局渔政股负责人梁伟斌说,在当地一带海域捕到如此大的“太平洋丽龟”,较为少见。他提醒,渔民误捕海龟应立即将它放回大海,如果对龟的种类不明确,应及时通知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前来处理。

太平洋丽龟

世界上现存海龟仅有2科6属7种,分别是海龟科的赤蠵(xī)龟、绿蠵龟、肯氏丽龟、太平洋丽龟、玳瑁、平背龟和棱皮龟科的棱皮龟。这些海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域。除了肯氏丽龟和平背龟外,余下的2科5属5种在我国均有分布。

太平洋丽龟属于龟鳖目海龟科,是海生龟类中最小的一种。一般体长60~70厘米,体重约12千克,背甲近似方形,末端微尖。肉食性,以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为食,亦食植物的茎叶。

太平洋丽龟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的温水水域。在东太平洋,分布于加利福尼亚湾至智利。在西太平洋向北分布到日本的南部。中国沿海从南海至黄海南部均有分布,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海南及广西等海域均有记录。

吃素也是放生

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素食,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慈悲心的需要,同时吃素也是放生,避免自己造作杀业。

素食之说在中国最早并不是来源于佛教,而是来源于中国的古圣先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孟思想”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由于儒家“仁慈”与“孝道”思想的影响,如《孟子》梁惠王上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是表示仁慈。根据儒家的孝道,当父亲或母亲去世后,子女要服丧。服丧期间断一切肉,素食布衣,以表孝道。

佛教从汉代初年传入中国时,所传来的经典大都是小乘经典,由于戒律里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僧人食肉,而且由于在印度的僧人就不以素食为主,来到中国弘法的印度高僧大德自然也是非素食者。所以起初中国的僧人与他们来自印度的师父一样,也是非素食者。但是由于儒家“仁慈”与“孝道”的影响,这时在中国僧人当中也有不少是素食者。如道安、慧远等高僧都是素食者的代表。他们主要是出自个人的自愿,并且他们把素食看成是一种苦行。

后来,以菩萨思想“慈悲为本”之大乘佛教经典传入增多,如《涅槃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央掘魔罗经》等,还有《梵网经》与《首楞严经》等。这些经典当中都明文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涅槃经》中迦叶菩萨问佛“云何如来不听食肉?”佛言“夫食肉者,断大慈种。”迦叶又问佛:“何故先食三净肉乃至九净肉?”佛告迦叶:“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迦叶,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也。”《梵网经》云:“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佛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大乘入楞伽经》更进一步从因果轮回的理论上阐明了食肉的过失。经中指出,众生从无量劫以来,流转于六道轮回,生生死死,轮转不息,曾经都是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戚,如何忍心取食而之。

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不杀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教的不杀生,包括一切众生——有情识的生命。为甚么呢?因为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既然众生平等,众生皆具佛性,如何能杀害同类呢?

我国的孔子最重恕道,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佛陀在《四不坏净成就经》中说:“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戒。”

在《十善业道经》中,佛陀说不杀生有十种利益:“一者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者常于众生,起大悲心。三者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者身常无病。五者寿命长远。六者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者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者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者无恶道怖。十者命终生天。”

佛教传入我国,和我国文化相结合。我国儒家文化以仁爱为本,对于动物,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并且我国出家人不托钵乞食,在寺院中自炊自食,所以“戒杀素食、培养慈悲心”的佛教素食观念就逐渐在佛门中形成了。

不杀生这一观念,在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中,更为重视。佛教以为不同空间的众生,都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人道与畜生道,同是六道之一,畜生并不永远为畜生,人也并不永远为人。基于此一认知,多生多劫以来,人与畜生之间,难免没有父母妻子眷属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若杀害各种生命,往往有可能杀害前世的六亲眷属。再者,我今生为人,杀害畜生——飞禽、鱼虾、鸡鸭猪羊,未来生中我如堕入畜生道,别人——包括畜生道恶报受尽转生为人的,也照样会杀我。愿云禅师有诗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间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恶业招感,世界上连年战争不断,社会上的杀人、放火、勒索、撕票,都是人类共业的后果所致。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则认为,食用众生之肉的人,虽然没有直接杀生,但是因为你的吃肉助长了他人的杀生,这其实是间接的杀生。印光法师在《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一文中说:“而诸恶业中,唯杀最重。普天之下,殆无不造杀业之人。即毕生不曾杀生,而日日食肉,即日日杀生。以非杀决无有肉故,以屠者猎者渔者,皆为供给食肉者之所需,而代为之杀。”

印光法师认为,杀业是各种恶业中最重的恶业。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不造杀业。法师认为,即便是你自己能够做到不亲手杀生,但如果你天天食肉,就是在天天杀生。因为如果没人杀生就不会有肉,那些屠夫、猎人、渔人都是为了满足食肉之人的需要,代替食肉者杀生而已。所以,印光法师认为,当一个人助长了别人造作了杀业,他的行为就是杀生。

印光法师认为,食肉与吃素是一个人超升或堕落的根源。如果一个人想爱惜自身及普天人民,想长寿安乐,不遭受意外灾祸,就应当戒杀吃素,也是为挽回天灾人祸的第一种妙法。印光法师在《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一文中又说:

“然则食肉吃素一关,实为吾人升沉,天下治乱之本,非细故也。其有自爱其身,兼爱普天人民,欲令长寿安乐,不罹意外灾祸者,当以戒杀吃素,为挽回天灾人祸之第一妙法。”

印光法师指出,一个人虽不杀生,但他吃肉助长了人的杀业,其实是犯了杀戒。只有当一个人不亲自杀生,坚持吃素的时候,他不仅不造作恶业,还能够免除各种苦报,他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放生之举。

« 上一篇:札达县放生群
» 下一篇:长洲区代放生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