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佛教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然而,目前还很少有系统的文学理论。什么是都市佛教,它的现状,特点,功能都是值得探讨的。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化大都市的不断形成,佛教信仰活动的变化,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佛教的信仰结构
每一种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结构,信仰结构是由内因和外因构成的有机的信仰体系。内在因素是信仰的观念、思想、情感和体验,是信仰的精神内核、活动基础和理想追求。外部因素是信仰行为、活动、组织、制度、表现形式、具体方法和外部条件。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各自独特的信仰结构,表现出各自的宗教信仰体系。其中,信仰的主体是信徒,或者说信仰结构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的素质最终决定了信仰的价值和品位。佛教常说“人可以德,不可以德”,暗示了这个道理。因此,在城市佛教的研究中,首先要重视对信徒素质的调查和了解。
城市佛教只是佛教信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具有佛教的一般特征,遵循佛教信仰活动的基本规律。因此,在讨论都市佛教时,不应将其视为“另类宗教”,而应将其从佛教中分离出来,不能过分夸大或夸大其特点和功能。而是要放在佛教的整体信仰体系中去研究。但也要看到,都市佛教有着特殊的生存环境、活动空间、表达方式和价值追求,其信仰结构中的各种因素都不同于其他信仰群体。根据我国目前社会群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市佛教指的是“都市佛教”,对应的是“乡村佛教”。当然,城市和城市是不同的概念,城市和城镇也不同。一般来说,城市都是上海、北京等国际化大都市。无论是人口数量,现代化程度,还是社会影响力,都不是和一般意义上的其他城市相比,或者说特大城市。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县城和乡镇所在的小城市。而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城乡连在一起,很难区分城乡。而且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快缩小城乡差距,不断降低农村人口比例。换句话说,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其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尽管如此,中国城乡之间的总体差异仍然非常明显,农村人口的比例仍然占绝大多数,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因此,虽然对都市化佛教的讨论在未来可能只具有一般意义,但根据中国城乡发展的现状和差异,它仍然具有“特殊性”。为了有一个基本的定义,城市佛教的讨论范围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国际大都市和国家指定的“特大城市”。本文主要基于对上海佛教信仰的认识。
关于都市佛教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在我看到的文章中,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在2000年9月18-20日举行的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都市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内涵初探》有明确的观点。他认为,都市佛教是伴随着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适应现代都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伦理而产生的。无论其现有的实体模型还是学说,都有其独特性。城市佛教以城市平民的基本信众为主,以受过现代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为主,以高瞻远瞩、心胸开阔的高僧大德为主导。依托开放活跃的城市氛围,倡导“人间佛教”,注重佛教文化、教育、出版事业的拓展,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而且城市佛教改变了明清时期佛教只重视忏悔,忽视传法的陋习。法会的筵席一直开着,教育广大信众要理性。特别是城市居士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佛教修养,所以居士佛教的兴盛成为城市佛教的一个重要特征。由此可见,现代都市佛教的特点,除了佛教的一般特点外,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信众以俗人为主,综合素质高;第二,信仰以人间佛教的修行为中心,从而呈现出现代的、积极的、开放的、活跃的氛围。这基本反映了近代以来上海等城市佛教的历史风貌,也为我们进一步思考提供了参考。
根据对上海佛教的调查,信仰结构,尤其是信众的素质,与过去有所不同。以下是我对《上海市佛教信仰情况调查表》中1000份问卷所列“基本信息”的分析结果:
1.性别:男性占21%;女性占79%。
2.年龄:60岁以上的占43%;44%的人年龄在6至60岁之间;30-40岁占9%;18-30岁占4%。
3.文化:小学8%;占初中的39%;高中、中专、职高占33%;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占20%。
4.政治面貌:党员占7%;会员占3%;无党派占90%。
5.工作:在职(国家行政和事业单位干部、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外企和私企、农民工)占20%;退休、退职、病假占75%;下岗失业人员占5%。
6.婚姻:9%未婚;79%已婚;独居(离异、丧偶)占12%。
7.家庭人口:一人占12%;两人占23%;三人占40%;多人占25%。
8.家庭关系:和谐占50%;一般占44%;和谐不占6%。
9.经济状况:11%处于困难(温饱型)和极度贫困(需要救济);平均水平占80%;有钱和非常有钱的占6%。
10.身体状况:健康占26%;一般66%;残疾、慢性病、多病占8%。
11.户籍:城市94%,城镇、农村、暂住人口6%。
大致可以了解到:
第一,目前上海佛教徒的性别比例显示,女性仍占多数。年龄层中,50岁以上的中年人明显增多,改变了过去60岁以上老年人占绝大多数的局面。就其职业特点而言,虽然以退休人员为主,但在职人员逐渐增多,分布在多个不同行业,社会面不断扩大。
其次,信众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不同于佛教徒多数是文盲半文盲的情况。绝大多数佛教徒具有中等教育水平,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青年信众比例明显提高,在宗教活动中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文化水平的提高是上海佛教徒素质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三,信教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总体上属于城市生活的中等水平,贫困人口比例较高
二、都市佛教的活动特点
信徒的信仰活动是多方面、多形式的。根据大乘佛教信仰活动的特点,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纯粹的宗教性,这是信徒的本分,也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比如佛教徒拜佛、念经、修持戒律等。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现实活动,是信徒在其信仰的影响下,积极参与为现实的人服务的行为方式。比如佛教徒,在“人间佛教”精神的感召下,都是埔里社会的好事,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宗教意义。分析佛教信仰活动的特点,要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思考。
关于上海的佛教信仰活动,收集到的224册《佛教徒《调查表》记述如下:
1.佛教活动:烧香、供佛、每天按时打坐、做早晚功课、长时间斋戒占53.57%;根据活动日程,19.20%不能固定;仅在每月初一、十五及重要节日,有18.30%的人斋戒念佛。32.14%经常在寺院(靠近当地的)参加佛教活动;经常去外地(郊县、外省市)的占6.7%。
2.支持主要用于:法学会占27.23%;寺庙建设占28.57%;硕士占3.6%;印刷占35.27%;雕像占14.73%;寺院生活困难占0.36%;社会救助占3.1%;向游客乞讨施舍的“和尚”占4.0%。
3.供养心态:完全自愿,金钱和功德的贡献占37.50%;因为有情,他就随波逐流,被说服了,但又无法拒绝。在师父要求下,4.46%服从安排。49.55%的人愿意行善;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子孙后代着想,占5.8%;3.1%被来历不明的人(如假和尚)欺骗。
4.行为改变:总是做好事,帮助穷人、病人、老人、残疾人等。占26.34%;敢于主持正义,与坏人作斗争,积极参加对社会有益的活动,占5.8%;改变了自己的处事方式和不良性格,与人团结友好,关系和谐愉快的占20.09%;其中19.64%的人精神状态良好,身体健康,因为他们与教友交往时并不孤独,也不担心。
5.负面情绪:知道佛教界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摇摆、犹豫、退缩的想法;佛教的条条框框太多,让我很难遵守,觉得很尴尬。佛法太多,仪式太复杂,忙不过来,占4.46%。
以上问卷从信仰活动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分析,基本反映了当前俗家信徒信仰活动的实际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简要结论如下:
1.大多数居士能够遵守佛教的规则和戒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以城市中的佛教寺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但其中一部分人(一般为非退休在职青壮年居士)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无法定期参加寺院的宗教活动,很难严格遵守佛教的一般规律(如长期吃素等。).根据我的调查,较年轻的一部分俗人不能定期参加在寺院等地举行的宗教活动。他们习惯联系志趣相投的人,组成松散的“信仰沙龙”,自由交流,探讨心得。周末聚会成为他们满足信仰需求的有效形式。这部分人一般是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知识分子,活跃在社会各阶层,思想开放,重视理性讨论,对佛教信仰有较高的精神需求。当然,他们很容易学习和接受佛教的思想和观念,成为正统信徒,但也很容易陷入“知识壁垒”。他们执着、偏激、自以为是,在佛教信仰中变得“与众不同”或“躁动不安”,造成负面后果。此外,由于城市交通和身体状况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信众无法去寺庙参加活动,只能在家烧香念佛。也就是说,由于现实条件的影响,城市佛教徒的宗教活动虽然主要在寺院举行,但并不规范,活动种类繁多。而且,某个活动群体往往是某个社会群体的聚合,所以是具有相同或独特信仰价值追求的阶层组合。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是城市佛教信仰活动的基本特征。
2.居士在宗教活动中的物质投入依次是印经、建庙、会法、造像,印经比例最高。其他投入依次是布施、师父、社会救助、寺庙补助,用于“游僧”的最多,甚至高于社会救助!根据我的调查,在上海修建寺庙、造像的佛教投资并不都是本地使用,甚至大部分是江浙等其他地方。这些年来,修建寺庙的热潮一直在持续,有一些必要的修缮和重建,也有一些违章建筑,但大部分纯粹是地方政府或相关利益集团的经济活动,与宗教信仰无关。虽然他们的贡献大部分是自愿的,但很多人是被别人“说服”的(我喜欢称之为“信任”,很多是“游客”),并不是真正的自愿。至于游僧,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的或者是“骗子”。这些原本以信仰为基础的经济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其普遍性反映出城市佛教徒的信仰理性有待提高和进一步引导。在印经活动中,往往存在随意性,缺乏有效的策划和组织。但是,印经是为了信功德,弘扬佛法,没有错。所以宣传佛经,关注文化,一直是都市佛教徒的一种激情。与农村佛教徒相比,由于经济困难和文化局限,这一直是城市佛教徒信仰活动的主要特征。
3.在信念和行为的改变中,肯定自己在精神和行为上都有积极的改变。突出的是扶残助困,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大部分被调查的居士近年来信佛,感情比较纯粹。虽然他们的信仰心态天然地保持着对来世的向往和对佛菩萨保佑的期待,但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自身精神的提升和修养,更热衷于参与对社会有益的活动。也就是说,他们期望通过佛教信仰活动来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确立自己人生的社会价值。调查中反映的一些人有消极倾向,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对信仰的期望过高,对一般或传统的信仰活动不满意,感到失望。将自己的信仰行为与社会生活价值联系起来,积极寻求为社会人群做贡献的途径,是一件值得高度关注、热情鼓励和有效引导的大好事,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好行为,是大乘佛教精神的实践走向。积极入世,彰显个性,服务社会,是该市佛教信仰活动的突出品质。
4.绝大多数城市的信众都有传播佛法的意识,也有大都市的自信和优越感。另外,他们的信仰素质比较高,经济实力也比较强。他们中的许多人帮助、资助甚至定期支持江浙乃至全国的佛教寺院和居士团体,他们中的一些人还经常在固定的外国信仰团体中讲学,以支持当地的信徒。当然,这与大都市的地位、影响力、实力,尤其是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有关。上海佛教在近代中国和世界佛教的影响,其巨大的辐射效应和历史价值,已有目共睹。自然是都市人的一些问题(比如自大,功利等。)也会因为相关人正面信仰的缺失而产生负面甚至不好的后果,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有的人太自我,去外地特别是农村,习惯于反客为主,盛气凌人,参与矛盾,不利于佛教徒的团结和信仰的健康发展。这是我在调查中耳闻目睹的实际感受。随着大都市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高,都市佛教的影响力势必扩大。辐射范围广,影响大,是都市佛教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