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放生要怎么做_社会世俗化与佛教的应对

时间:2022-10-13 17:44       来源: 未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物质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社会世俗化成为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对传统宗教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佛教如何反应,是墨守成规,还是自我调整以适应现代化进程?历史证明,在社会世俗化的过程中,传统宗教越弱,越有可能出现宗教创新。宗教创新是宗教的转折点和复兴。佛教是智慧信仰,追求智慧解脱。佛教和科学有很多相似性和互补性。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表明,佛教与其他宗教的理论不同,经不起科学的考验而破产。相反,它可以作为佛教理论的有力注解。而且,中国化后的佛教已经具备了强烈的现实品格,其“独特”的方法,其灵活的吸纳功能,完全有理由在社会生活的巨变中激发自身的活力,顺应时势,积极关注现实,介入人类的精神世界。

简单来说,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意味着漫长的社会变迁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变革,即人类通过科学技术的“理性”发展,使社会的各种组织机制合理化,使社会脱离宗教而私人化(使信仰成为纯粹的个人事务);二是宗教本身的变化,即宗教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世俗”变化。社会和宗教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俗化的过程既是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世俗化不会导致佛教的终结。科学的发展无疑冲击了一些宗教理论,动摇了一些人固有的信仰。但对佛教来说,科学的发展是对佛教的科学验证,有力地证实了佛教理论的正确性。因为科学和佛教有很多共同点:科学的立场是客观的,佛教也强调要打破“自我”;它是科学和理性的产物,曾经打消了人类对物理学的错误观念,而佛教也是理性的彻底证明,所以要彻底打消人类的心理执念和无知。另外,科学和佛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可以相辅相成。科学是向外求证,佛教是向内感悟。用科学的主客二分来解释自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生老病死的问题,也不能为人类的各种苦难提供意义。除此之外,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的分离、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现代社会的简单化、非人化、非情感化所带来的孤独感、冷漠感、空虚感,都使得佛教的存在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要想真正的顺应潮流,佛教本身必须创新。今天最重要的是用简单的现代词语解释佛法,用科学知识解释佛法,让大家容易理解,容易相信。佛法是给机器的,不应该局限于固有的传统方式。它应该注重现实题材,让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佛教的缘起论、般若学、佛性学都蕴含着大智慧,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去发掘它的现实意义。比如起源论,可以和当代生态伦理学相互印证:佛教说“因缘生法”,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一定的成因和变化。佛经上称之为“有则有之,无则无。这辈子没有别的,就有下辈子,没有别的,就没有别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如此。

在当今时代,佛教必须贴近生活,真正关注今世众生的苦难,突出佛教的世俗主义品格。中国佛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其特点是出世与入世的统一,主张共时求真,以入世的手段达到出世的目的。正如慧能所说:“佛法在世间,你永远不会离开世间。”库博特的死就像兔子角一样。“也就是说,佛教和菩萨只存在于世俗生活中,人只有在世俗生活中才能真正得到解脱。所谓“世界法佛教,佛教即世界法”。当代佛教的使命是用佛教理论解释现实问题,启迪人心。谁都知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满足人类生活的享受,也可以毁灭人类。科学本身就是人类的工具,不分功过,如火。如果使用得当,它可以做饭,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会造成灾难。所以,当务之急是控制人的贪、怒、痴,让科学造福人类。有识之士早已看到,科学的发展必须是人文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人类现有生活的反思和批判,所以佛教也可以是人文精神的一个来源。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佛教也提供了一般文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信仰,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或生活发生变化的时候,佛教更能显示其独特的价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