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生的什么
1、大菩文化上海讯根据上海市民宗局《上海市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奉贤区民宗办有关通知精神,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结合东海观音寺当前疫情防控情况,保障广大信众安全、有序、舒适的礼佛环境,经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东海观音寺自2020年7月19日起恢复开放,
2、现将恢复开放礼佛注意事项公告如下:
3、信众进入寺院主动出示“随申码”绿码,从寺院山门殿(一号门)进入寺院,并在测量点接受电子测温合格后方可进入寺院。
4、进入寺院后至洗手区净手礼佛。
5、全程佩带口罩,不聚众,自觉与他人保持5米以上间距。
6、礼佛线路:山门殿(一号门)进入--露天观音像--宝塔一层--文殊殿--普贤殿--二号门离寺。
7、因东海观音寺圆通宝殿升级装修中,暂不对外开放礼佛。
8、水晶观音殿、法华地宫、博物馆等处目前暂不开放。
9、东海观音寺开放时间:00-30。
10、如有疑问请致电:021-57123999。
二、武汉适合放生的河
1、2012年6月1日,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上海玉佛禅寺觉群慈爱功德会副理事长黄悦和副理事长薛宝中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大和尚,于儿童节到达西藏拉萨德吉孤儿院,与孤儿院的小朋友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上海玉佛禅寺慈爱功德会一行在孩子们的陪同下参观了孤儿院的图书馆和娱乐室,并给孩子们送去了汉堡可乐鸡腿、大礼包等礼品,孤儿院的孩子们对到访人员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
2、慈爱功德会沈居士抱着孤儿院儿童
3、然而,德吉孤儿院教学条件落后;但是所有教职员工和孤儿们像一家人一样在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努力。孤儿们只要年满六岁就将其送入政府公立的学校进行正式的义务教育;不足六岁的孩子则在孤儿院接受学前的基础教育,包括:藏语,汉语,英语,数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入门知识的教学。孤儿院教师负责全体孤儿们的教学工作。另外还有极个别的学生,由于年龄过大或是由于先天的学习能力方面的障碍,向他们教授传统的手工艺,也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以使往后能够成为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4、编后语:我们生活的时代是越来越物质化了,生命中缺少感动,我们在感叹在忧郁。我们渴望用真诚编织爱的世界,用善举创造温馨的家园。为了让孤儿们能在健康、温暖的环境中成长,为了让他们能在希望中憧憬美好的未来,为了让孤儿院里的每一位孩子与正常的孩子一样同享一片蓝天,各位爱心人士们,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种爱心互动帮帮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对于我们来说,每月的10元、20元、30元……可能只是一包烟,一杯酒,一个不足为奇的小首饰……而且我们所做的仅仅只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对孤儿院不仅是一份捐助更多的是一份关爱和支持!“善人者,人亦善之”。孤儿院需要您的支持。恳切地希望您能伸出援助之手,力所能及地献出一份爱心!我们真心的希望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能够靠近他们,走进他们的生活!
5、真如寺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原名真如院,元延佑七年重建改名真如寺,明、清两代经多次修缮改建,曾为江南第一名刹。后几经战火,寺院建筑严重破坏。至上海解放,仅存大殿和一棵濒临死亡的古银杏树。幸存的大殿是上海地区元朝保留至今的木结构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元延祐七年(1320年),妙心和尚将其移至桃浦、梨园浜交汇处东北侧今址,改名为真如寺。寺名乃取自佛经《成唯识论》里的解释:“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寺内横梁对联有“佛日光辉崇盛世群咸悟真如”之句,点出了寺名的来历。真如寺迁建以后,因香火旺盛,寺前出现市集,缘寺得名,称真如市。随着集镇的发展,位于镇北的真如寺也不断扩大。正殿(大雄宝殿)四周扩建了许多偏殿佛阁,清末时,东庑有送子观音殿、伽蓝殿,西庑有十王殿、痘司殿,寺前有韦驮殿、鄂王殿、鲁班殿、财神殿、北方殿,寺后有大悲殿、文昌殿、西方境等,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寺庙建筑群。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东进时,除正殿外大部分建筑被毁。建于元代的真如寺正殿,面宽、进深皆三间,内部构造极复杂,历代屡经修葺。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僧人道馨及弘志年间(1488-1505年)僧人法雷曾两次重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由杨耀文、甘士霖等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人念岸、念伦联合发起募捐修寺活动,对原大殿进行大修。现存梁、柱、枋斗拱等主体结构以及大部分构件皆为元代原物,是我国佛教寺院中为数很少保存下来的元代建筑。“文革”期间停止宗教活动,寺内佛像均被毁损。1979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该寺大修,发现殿内额底部写有“时大元岁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乙巳二十一日巽时鼎建”字样,因此确定真如寺殿为元代建筑而列为保护建筑。
7、1992年,妙灵法师任住持,历时16年改造扩建,建成一座元代建筑风格,为环廊式五进院落的寺院。占地20余亩,西南两边河水相连,沿河长廊环绕,古朴厚重的殿堂及佛塔婆娑与清净优雅的环境融为一体;深有教育意义的佛经集句楹联和石雕碑刻散发着浓厚的佛教气息。历史文化和现代艺术交相辉映,处处展示出人间佛教的人文情怀。独具匠心的创意,丰富深厚的佛教底蕴,已形成上海佛教界的一座特色寺院。
8、妙灵法师,现任上海市真如寺方丈,出生于1928年,现年85岁,江苏东台人,1942年出家,师从性仁法师,毕业于上海佛学院,现兼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市佛学院名誉院长,上海真如寺方丈,上海静安寺座元和尚,上海市政协委员,普陀区人大代表,河南省佛学院佛教导师。1944年3月,年仅15岁的妙灵法师,殊缘萌发,毅然离家,剃度为僧,师从现侨居新加坡的性仁法师,决心献身佛法永不回头,从此过着草鞋布衣的苦行生涯。出家后,敏于事,慎于言,不问人间世事,专志苦修,1945年考入上海佛学院,依止四方善知识研修佛学。
9、妙灵法师兼学大小乘三藏,擅讲《华严经》、《金刚经》、《俱舍论》等佛教经典。粉碎"四人帮"后,参与上海佛学院及玉佛寺恢复重建工作,历任教师督学、教务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培养了大批佛教新人,还曾担任玉佛寺监院(妙灵法师现为真如寺方丈、静安寺座元和尚,市政协委员、普陀区人大代表,河南省佛学院佛教导师)。妙灵法师一生重视佛教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地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了二十佘年,为上海佛学院的恢复与建设,呕心沥血,焚膏继晷,做出了奉献。并在闲暇时间,孜孜不倦,苦学勤耕,相继出版了《金刚经二十七疑释》、《俱舍论释》等教材书籍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讲》音像制品。妙老非常热爱他的教学和教务工作,总觉得虽苦犹乐。将自己所学的佛学知识转达给青年一代的僧众,以期待他们学有长进,修有所成,每每念及于此,便由衷升起一丝快乐和安慰。妙老这种为法为人的精神,以世俗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佛法说则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妙灵法师还是一位中国书法的热衷者。在真如佛塔的地宫里珍藏着多幅名家作品,而妙老自己的墨迹,也令人敬佩不已、肃然起敬,简简单单几个字摆在那里,竟能幻化出崇高的境界——肃穆、牡严、高洁……一点一划不动声色,点画之间没有刻意而为的技巧,真诚得没有半点虚假。一张洁白的素纸上,竞能映照出一颗慈悲的心。
10、法师兼学大小乘三藏,擅讲《华严经》、《金刚经》、《俱舍论》等佛教经典,并著书立说,编辑出版《真如丛书》。近年来,法师除在上海举办系列讲座外,还多次应邀赴海外弘法。在弘法过程中,法师坚持将佛学知识融化于生活,讲经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佛教信徒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