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代放生,代表“七支”的七供碗

时间:2023-02-23 18:00       来源: 未知

一、北京代放生好去处

1、遵照传统,天天清早要将七只供碗摆放在佛龛上的三宝贝前面,但位置稍低。七供碗普通是用黄铜、青铜或银制成,直径约莫四英寸。碗上常有金银镶嵌的凿花吉祥图案。七供碗代表着“七支”[1]为:1)敬礼支;2)扶养支;3)懊悔支;4)随喜支;5)请转法轮支;6)请住世支(请没有涅槃);7)回向支(回向统统善事)。

2、正在将七供碗放正在佛坛之前,要正在每只干净碗里倒上一点水。作为初供,这能够确保供碗没有空。正在置放之前,要用左手拿着叠摞正在一起的干净供碗,与此同时口默诵“omahum”为其加持。正在顶碗中插足少许新奇水,顶碗中流下来的水注入第二只碗中,然后,将第二只碗摆放正在佛龛前。这个历程来回反复直到七只碗由左至右排成一排。每只供碗间唯一一颗青稞巨细的间隔。供碗互相碰撞是个恶兆,讲明有些人会因而变得神魂颠倒;间隔过大也是恶兆,讲明有些人将与其巨匠分离。

3、注入供碗的新奇水被画成倾流而下,宛如由盛水容器口流出的“青稞粒”。这暗示着倾倒出的水最先时稀疏或流得迟钝,但到中央时段,水流最先变大或流得较急,而到最后,水流逐步酿成一条狭长的溪流。供碗中的水逐步满溢,距碗口仅差一个青稞粒的高度。人们认为,水漫过碗口会导致品德损害,水面太低则表白经济上的衰落。人们没有应在供碗上方呼气,由于这会污染敬献给众神的供物。

4、七供碗还能够排成“七供物”。人们以敬服的体例将它们敬献给众神。正在古印度,人们还以这类体例迎候贵客临门。第一只供碗盛着干净的饮用水和漱口水。第二只供碗中是濯足水,由于正在印度的传统风俗中,人们要洗净双足,光脚跨过门坎。第三只供碗盛满鲜花,代表印度的一种风俗,即:向男宾敬献项圈或花环,向女宾敬献作为头饰的小花环。第四只供碗内有一炷香,用以吸引众神和乾达婆并使它们感应使人愉悦的气息。第五只供碗中有一盏油灯或酥油灯,代表伶俐顿悟之光。第六只供碗内盛有玫瑰水或香料水,能使人脸部和胸部感应舒服。第七只供碗盛着献给佳宾的珍味佳肴。戴式的食物供物通常是一个赤色或红色的锥状“朵玛”,是用青稞粉、染料和酥油制成的。

5、传统上,第八种音乐供品还正在供物之列,常被画成琵琶、笛子、铙钹、海螺后手鼓[2]。这一些音乐供品非常普遍,因而很少取七供物画正在一同。正在为某些仪礼开展摆设时,有可能把前两只供碗合两为一。手鼓或小海螺放正在第七只供碗里,代表乐器供品。对这八只供碗开展描写时,应取坛城中八大扶养天女符合。此时,第六只供碗代表四小天女:供花天女、熏香天女、掌灯天女和涂香天女,而两头的两对供碗代表四大天女:歌颂天女、蹈踊天女、花蔓天女、跳舞天女[3]。

6、一旦供物摆放稳当,要正在净水瓶中蘸一下拘沙草,然后用它正在供物上滴洒为供物加持。与此同时,诵念三遍或七遍“omahum”。正在一天完毕之时或静修期,要把供物搬下佛坛。供碗中的水还倒入一个容器里,然后把水、鲜花和食物供物一同扔洒正在自然环境中,供过往的植物或饥火烧肠的精灵食用。末了把七供碗干净洁净,倒扣摆放,以备明天或静修期再次利用。

7、水供另有另一种水施典礼。正在这个典礼中,用一个朵玛盘架[4]来安抚龙神和某类神灵。这套水供器皿共包含四种金属器物:1)带嘴的小浅壶;2)大碗;3)支正在大碗里的三脚架;4)架正在三脚架上的小扁碗。一小尊龙神像或财神像放正在这个更小的扁碗上。此时,要将水持续倒入正在净化典礼或增加典礼中运用的佛像和小碗上。

8、[1]梵文:saptanga,藏文:yan-lag-bdun-pa,七支,修学佛法时加行七法:1)敬礼支;2)扶养支;3)反悔支;4)随喜支;5)请转法轮支;6)请住世支(请没有涅槃);7)回向支(回向统统善事)。

9、[2]梵文:damaru;藏文:da-ma-ru,达玛茹,手鼓。打击乐器,俗称“货郎鼓”,两面鼓,体形较小,系束皮绳、彩带等饰物。寺院中作为法器,外体多涂棕黄色,鼓面多涂绿色。吹奏时用中指、无名指、小指伐鼓。

10、[3]八大扶养天女有多种说法,别的的说法为:1)供水天女;2)濯足天女;3)供花天女;4)熏香天女;5)掌灯天女;6)涂香天女;7)供食天女;8)音乐天女。或1)蹈踊天女;2)花蔓天女;3)歌颂天女;4)跳舞天女;5)供花天女;6)熏香天女;7)掌灯天女;8)涂香天女。

两、乌龟哪类代放生最好

1、[4]藏文:chu-gtor-chos,朵玛盘架,祭奠施食所用的特种用具。

2、没有生亦没有灭没有常亦没有断

3、纷歧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4、能说是人缘善灭诸戏论

5、我顿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6、(《中论》龙树菩萨制鸠摩罗什译)

7、2016年8月26日(阴历七月二十四)恭遇古印度龙树菩萨圣诞,龙树菩萨是汉传释教和藏传释教配合的祖师。已故中国释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正在回忆龙树菩萨的事迹时曾如许引见,龙树菩萨(Nqgqrjuna)是公元三世纪间的南印度人。菩萨原是一名婆罗门学者,厥后归依释教,落发受戒,正在雪山从一名老比丘受到大乘典范,由此聪明无碍。那时很多哲学家们皆被他的雄辩所服气。他感应所读到的佛经虽然深妙,可是事理也有未尽发扬的,随后又从别处获得很多大乘典范,他便制了很多论著以分析发扬经义。他的学说迅速地流布印度各地,今后大乘释教便大为昌隆起来。

8、龙树菩萨主张的是“诸法实相论”。正在关于事物的熟悉问题上,龙树菩萨以为统统有为法只是人缘和合所生的现象,没有常住稳定、独自存正在的自体。比方众木聚生而为林,林只是个化名,除众木外,别无自体(无自体还叫做“无自性”)。所以龙树说:“人缘所生法,我说等于空,亦为是化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人缘生,是故统统法,无并不是空者。”“空”乃是统统法的真实相状。

9、龙树菩萨

10、龙树菩萨,梵名Na^ga^rjuna。音译那伽阏剌树那、那伽阿周陀那。为印度大乘释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又称龙猛、龙胜。三世纪顷,为南印度婆罗门种姓出生。自幼颖慧,学四吠陀、天文、天文、图纬秘藏,及诸道术等,无不知晓。曾取契友三人修得隐身之术,遂隐身至王宫侵凌女眷。其事败事,三友人为王所斩,仅师一人身免。以此事缘,师感悟爱欲乃众苦之本,即进山诣佛塔,并还俗受戒。还俗后,广习三藏,然未能满足。复至雪山(喜马拉雅山),逢一老比丘授以大乘典范,惟以虽知实义,终能通利。又以曾摧破外道论师之义,故生起邪慢之心,而自立新戒、着新衣,静处于一水晶房中。当时,有大龙菩萨,见而愍之,遂引进龙宫,授以无量之大乘典范,师遂体得教理。当时南天竺王信奉婆罗门教,攻击佛法。师遂前去教养,使摒弃婆罗门教崇奉。今后鼎力弘法,又广制大乘典范之解释书,树立大乘讲授之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广为传播齐印度。暮年住于南印度之乌峰山,门门生有提婆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