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放生功德好不好

时间:2023-04-12 06:09       来源: 未知

有的人问我:不想拜佛是不是业障太重?

第一个:我不知道你的内心是在想什么。第二个:你不能用业障来说明。因为我们一讲:这是业障,我们就可以对自己不负责任了。这是业障,好像跟自己无关了,还应该看看自己为什么这样。这个我帮不了你,只能是你自己观察自己。你得看看自己背后究竟是什么,哪些事牵挂着你。就好像每个人的欲望有很多,不同的欲求它随着环境的不同会生起不同的欲求。很多时候我们会在那儿又烦又闷,不知道无所事事,感觉烦燥不堪,这个时候不是没有欲望,而是背后欲望太多,想一起跑到前台来告诉你他想要什么,所以混成一团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只是在那儿烦得不得了,所以先看看自己要什么。

可能是你觉得念佛这个事情还不是很重要,我们很多时候念佛之所以不能成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和佛不亲。

你仔细去看看那个无相念佛,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他上面提到如子忆母。我们有没有如子忆母?我们有没有把佛当作我们的母亲?我们和佛的关系是不是像儿女和父母的关系?

很多时候念佛只是在佛堂之上,跟我们没关系。家里有个佛堂只是说偶尔去拜一下,或者说无相拜佛拜一下,但是并没有把佛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份亲情没有建立,很难去忆念祂。

我们为什么很容易牵挂我们的孩子呢?前面举过例子,我们(把孩子)从医院抱回来的时候,我们觉得还有一点陌生,到三个月或者半年,这个因人而异,有的妈妈可能生完以后,从产房抱出来抱到手上,她就觉得这孩子很亲,这个因人而异。很多时候到后来才建立感情,是因为我们在过程当中对他换尿布呀喂奶呀,对他付出很多,建立很多关系。所以孩子有一点生病有一点什么,我们就会牵挂,那个思念就是无相的。所以无相念佛其实很简单,没那么复杂。就像你思念儿子一样,现在你只是在思念你的妈妈,你的妈妈现在是阿弥陀佛,就是这样。

我们之所以不能忆佛,或者说硬干瘪瘪地在那儿挤牙膏地把自己的意念试图挤出来,或者试图把它拉长,因为我们心里面没有,如果你心里面有,心里面就知道阿弥陀佛其实正在如母忆子,她一直在思念着我们,一直在期盼着我们,一直在等待着我们,那你感恩戴德之心油然升起,你就自然要去忆佛。然后你再看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经上怎么描写的,舍利怎样的庄严,就是为了等待我们这一个还失落在娑婆世界的儿女,你会是怎样的感动。

所以不妨从这个角度去入手,能帮助我们成就无相忆佛。当我们能如子忆母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如母忆子,因为里面有亲情在,你在忆佛或称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怀着浓浓的情义在里面,不是干瘪瘪的一个阿弥陀佛在那儿,这样阿弥陀佛才跟我们生命有关系,祂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那时候你不会说我可能是比较懒所以我不去忆佛。

剖析人是最重要的,你的自我选择机制就一定是靠上她的,除非是觉得她不重要,所以你不会去忆她。就像孩子生病,那时候再忙的工作也要去惦记着他,医院挂水到底好没好呀?还在吐吗?你老是在想这件事情,没有人强迫你,自动就想,那是因为你骨子里觉得那个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你先想办法和佛陀建立亲子关系,是忆佛的第一步,每天去供供佛,供水供花,不是做形式,而是说孝养父母。有什么烦恼,有什么不高兴,有什么痛苦,有什么得意,有什么开心,跪到佛前跟佛陀分享,就好像跟自己的妈妈去讲话一样,聊天一样,告诉她,你不把祂当外人,你就会发现其实佛也没把你当外人。你天天把祂供在佛堂之中,你不理祂,什么事做完掉脸就走,那佛也会把我们当外人,你会感觉到 佛不亲嘛,佛怎么会天天关照我呢!当你这种感受越来越深的时候,到最后你就发现 佛陀就是在用一只手在捧着自己,一直捧着你,你到哪里祂都捧着你,忆佛也就是这种感受,是如母忆子。

我们前面提到那么多烦恼,全是在这个世间的烦恼,但是如果看看经典,如果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佛陀会带着众善上人面前,抚摸着你的头顶,为你当众授记,当着那么多大菩萨那么多十方诸佛的面为你授记。告诉你,你将来下生叫做什么佛号,你的佛国是怎样的一个庄严。我们想一想那是怎样一种境界,我们还想在世间继续混下去吗?还想在这些种种情感,种种烦恼当中纠葛不清吗?

佛陀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就等着我们去,祂要的不多,只要我们称念名号,妈妈把全部都准备好,就等着我们回头,我们死不回来,不知道在忙什么。所以这方面如果能越清晰,愿自然从内心油然升起,感恩之心油然升起,忆佛之念自然升起,想不成就都难。

你在念念当中都带着对佛陀的思念,念念当中都带着一分的发愿想要去往生,境界来时就可以走了,这个世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所以先想办法把 佛真正请到家里面来,不是佛像请到家里面,把 佛真正请到身边来,成为我们的父母,这是学佛的开始,而且也能让我们知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最迫切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自己就会成就。所以回家回到这个城市,去重新看待佛陀,不要把祂老供起来。

对觉观心,我的理解是你在觉察自己正在忆佛,刚开始它是工具,它是可以去用的,它帮助我们看我们是不是跑到别的地方,妄想打了,其实拜佛拜半个小时,妄想打了二十分钟也许才回来,那就是没有觉察力,没有觉观的心在。而刚开始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助我们一出去把你拉回来,随时看我刚才在干嘛呢,可以用它做工具。但是真正再深入下来你在忆佛的时候,如果这个觉观心还在,它会障碍我们继续的深入,到最后没有什么观察忆佛,就全部精力在忆佛,就抱在身上,抱得紧紧的,全部都是,浑身内外全部都是忆佛之念,不需要升起觉观之心,升起觉观之心反而会障碍我们的深入,它是一个工具,你用完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老抓住不放这个问题。就像我们开汽车,一开始手忙脚乱的,又是踩油门又是踩离合器,最后还有挂档移方向盘,还要从镜子里看前后左右,手忙脚乱。到最后随便能开了,不用经过大脑,因为熟能生巧。到时候就不用想了,脚应该怎么踩,踩到哪个位置,全部都自动化,忆佛也是这样。

------摘自无尽灯论坛

蔡礼旭:这位白芳礼老先生的善行把一个地区的善心都给唤醒了

蔡礼旭老师:这位白芳礼老先生的善行把一个地区的善心都给唤醒了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是真实的故事。在大陆天津一带,有位老人,白芳礼老先生,白老先生一生不识字,刚好七十五岁那时候回自己的家乡,看到很多读小学年龄的孩子在那里玩耍没去念书,他就非常的惊讶,他就问:「这些孩子为什么没念书?」旁边的人说:「他们家太穷了,连书费都付不起。」因为他自己经历了不识字的痛苦,所以他不希望其他的人再像他一样没有文化的痛苦。这难得!自己人生走过的苦,只要有能力,一定劝别人别再走这个弯路,一定成就别人,不要再掉到这个陷阱里面来。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里面强调的道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我的这个苦别再让他尝。那诸位长辈朋友们,我们这一生过得苦不苦?你们都是快乐的人生,佩服佩服。真的,我们这个时代说不苦,骗人的。物质是提升得很快,可是我们的精神层面缺乏圣人的教诲,很多思想的偏差,也做错了不少事,也伤了不少爱我们人的心,一想到这里,就觉得很遗憾。假如我先学了这些传统文化的智慧,我就不会伤了父母,我就不会伤了这么多爱我、照顾我的亲朋好友;我们假如先学到了要克制自己的贪瞋痴、要克制脾气,这个脾气假如从小就克制,那不知道少造多少孽。所以我们自己有这样人生的体会,我们就知道圣贤教诲愈早接受,他的人生愈能够幸福。

我们绕了几十年才走到正路上来,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就走正路?从怀孕那个时候。我们的教育讲胎教,从怀孕的时候就开始。我们要把这个福音告诉身边的人,胎教就要做起。我们有这分使命,就希望天下的人早一点闻到古圣先贤的教诲,那这分推广传统文化就变成我们的责任,这就是落实「凡是人,皆须爱」。所以这个老先生看到那些孩子,就好像自己一样的痛,当天回去辗转反侧睡不著,一夜未眠。早上一起来,把他的孩子们统统召集起来,他说:「我决定了,我这辈子(这是二、三十年前的事)赚了五千块钱,我决定把这五千块钱捐给我故乡的小学,让那些没钱读书的孩子有书读。」他的孩子们马上站起来说,「爸,你疯了,那是你的老本,你养老的钱!你不能捐。」老人家说:「这是我的钱,你管不著,我已经决定了。」结果这个老人把这五千块钱拿去小学捐,人家不给捐,不敢收,因为那是老人家的老本。结果他是求人家收他的钱,求到最后,这个小学的校长、这些校领导真的是感动得不行,接受了。

故事不是就这么结束了,这个老人一生踩脚踏车赚钱,他把所有的钱捐掉以后,重新再踩脚踏车,把所有踩脚踏车赚的钱,全部都捐出来,让读不了书的孩子读。他这么一踩,踩了十五年左右,踩到快九十岁。他这十五年踩脚踏车的距离,绕地球赤道十八圈,赚了三十几万人民币,被他资助过的大学生就超过一百多人。所以这个老人在这十几年,不知道有多少岁月,是一边骑著脚踏车,一边啃著馒头,就这样一餐一餐过去了。我在想,这个老人又没有吃维他命A,也没有吃维他命C,这个老人居然活了九十几岁,真的像孟子讲的,他是「养浩然之气」,他只要想著,我省吃一个馒头,可能一个孩子就有笔记本、就有笔可以用了。有次一所大学感谢他,派车要来接他,这个老人家电话一接起来说:「你车别来了,那个油钱省下来又可以买笔记本了」,当下那学校都被他给感动了。

老人每次在表扬会出现的时候,一走进来,底下的人都愣住了。因为表扬会,可能五、六个企业家都是西装笔挺,这个老人一进来,衣服都是几十年破旧的衣服,先是愣了一下,过两秒钟响起热烈的掌声。每次这个老人出现完后,这些学生亲手从他手上接过奖学金,握著那个老人的手,都非常的触动,因为那老人的手长期的劳累,整个都是皱的。有个大学生接过奖学金之后,突然跑上台来,他对著学校的老师跟同学讲:「今天我遇到这个老者,我被他感动了。本来我成绩优秀,当地的大企业已经找我,毕业后就可以到他们公司工作,都已经谈好了。可是我今天决定,我不去那个大公司,我要回到我自己的故乡,尽心尽力发挥我的所长,利益我自己故乡的人民。」你看,这个老者牺牲奉献的精神,传递给了这些大学生。而曾经被老人家资助过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没有一个人不做公益事业,都会随分随力的去做。

这个老者后来骑不动脚踏车,他把所积攒的钱去租了一个店面,在那里卖一些杂货,尤其卖水果,卖出来的钱又全部拿去资助孩子。你看他没有办法踩脚踏车,他还是不放弃,他还有一分力,他就发一分光。后来,几年过后,他那个水果店因为天津车站要整修又被拆掉了。老人家从此拿著一个饭盒,在火车站前面帮人家看车子,看车子人家给他一毛、二毛,他就这样又继续积攒,积攒好了再去给需要的学生。真的九十多岁了,没体力了,生病了。他生病的消息传出来,震惊整个天津,捐钱给他的像雪花一般,从各地都涌过来。当地的报纸被逼得,每天都得报这个老先生的病况,所有天津市民都在关心这个老人。所以一个老人把一个地区的善心都给唤醒了,而他有什么条件?他没有财富,他也没有体力,他也没有地位,可是他却因为尽心竭力,完全无私无我,所以他把一个地区人的善心都给唤醒了。我们第一次读他的文章,眼泪都忍不住掉下来,老人没有我们的条件都做得到,所以「有为者亦若是」,我们能把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做到,我们的真诚也能够感通身边的人。资料摘自:净空法师专集网站马来西亚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启用典礼—家和万事兴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9/5/29

马来西亚庐江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2-405-00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