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放生池,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放生赎罪

时间:2023-09-23 09:51       来源: 未知

一、武汉放生兔子视频

1、江苏镇江县丹徒镇安港,有老鼋聚集子孙,居住一处,生长繁殖。当地渔夫,曾捕获一鼋,大如盆面,献给富家赵某,赵某喜吃鼋肉,以高价厚赏渔夫。从此渔夫便百计捉捕,有所捕获,即献给赵某,每次都获得很多酬金,因而习以为常。

2、经过年余,有一次,赵某忽然梦见到东岳庙,跟一人对质,此人头部尖锐,身体肥胖,自称是江中老鼋,控告赵某为贪图口福,杀害了他的子孙不少。座上岳帝责问赵某,赵某将渔夫献鼋经过,具实禀告,岳帝责备赵某说:“老鼋在那洞穴居住,已有多年,向来不被行人伤害,渔夫固然无知,你本富豪人家,不知放生惜福,却反而放纵口腹,恣意贪味,多杀生灵,阴间法律,怎能宽免?”赵某哀求赦罪,愿从此改过,并发愿如蒙释放回阳,当戒杀放生,凡牛犬以及稀有生物,永戒不吃,以赎罪愆,如是再三陈情乞求,岳帝命从轻杖打,以泄老鼋的忿怒,打毕,又告诫他说:“人有一念之善,鬼神便能福佑他,你若能依愿力行,自有善报,若照旧任意放纵,决不能饶恕你。”说罢,命鬼役引导赵某回去。

3、赵某惊醒,两腿青紫凝血肿痛,数天需扶杖才能起来,自己并不顾忌隐藏,广为宣说梦中所见,所劝戒于人,并且全家戒食鼋、鼍、龟、鳖、牛、马、驴犬等类动物,又不惜钱财,时常买物放生。后来家道更加富裕,财产雄冠一乡。

4、江苏镇江县丹徒镇安港,有老鼋聚集子孙,居住一处,生长繁殖。当地渔夫,曾捕获一鼋,大如盆面,献给富家赵某,赵某喜吃鼋肉,以高价厚赏渔夫。从此渔夫便百计捉捕,有所捕获,即献给赵某,每次都获得很多酬金,因而习以为常。

5、经过年余,有一次,赵某忽然梦见到东岳庙,跟一人对质,此人头部尖锐,身体肥胖,自称是江中老鼋,控告赵某为贪图口福,杀害了他的子孙不少。座上岳帝责问赵某,赵某将渔夫献鼋经过,具实禀告,岳帝责备赵某说:“老鼋在那洞穴居住,已有多年,向来不被行人伤害,渔夫固然无知,你本富豪人家,不知放生惜福,却反而放纵口腹,恣意贪味,多杀生灵,阴间法律,怎能宽免?”赵某哀求赦罪,愿从此改过,并发愿如蒙释放回阳,当戒杀放生,凡牛犬以及稀有生物,永戒不吃,以赎罪愆,如是再三陈情乞求,岳帝命从轻杖打,以泄老鼋的忿怒,打毕,又告诫他说:“人有一念之善,鬼神便能福佑他,你若能依愿力行,自有善报,若照旧任意放纵,决不能饶恕你。”说罢,命鬼役引导赵某回去。

赵某惊醒,两腿青紫凝血肿痛,数天需扶杖才能起来,自己并不顾忌隐藏,广为宣说梦中所见,所劝戒于人,并且全家戒食鼋、鼍、龟、鳖、牛、马、驴犬等类动物,又不惜钱财,时常买物放生。后来家道更加富裕,财产雄冠一乡。

6、真君见此情景,非常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来母鹿因哀怜儿子惨死,悲伤过度,以至肠断。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虽然有别,爱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残酷,伤害了天地骨肉之情。于是折断弓箭,从此不现畋猎。后来荐举为孝廉,官旌阳县令,感晋室朝政紊乱,弃官司归隐,追随仙人吴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潜修,证了仙道。

7、于是周游江湖以道术为民除害。太康初年飞升成仙。因常显灵迹济世,宋帝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也简称为许真君,或称许旌阳。

8、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养由基,射箭技能,快速准确,超群绝伦,虽距离百步,任指一片柳叶,可以百发百中。时人称赞他的箭法为“百步穿杨”。

9、有一天出游野外,看见猎人四面张布猎网,并向天祷告说:“从天空飞降,从地下出现,或从四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网里。”

10、成汤见此情景,感叹地说:“猎人这样网罗捕捉,不只手段残酷,而且鸟兽势将绝种,违逆上天好生之德。”因此命除三面猎网,只留一面,改祝祷词说:“愿向左的,快往左逃,愿向右的,快往右逃,愿上飞的,速往上飞,愿不逃的,速向下逃。只有命该绝的,才入我的网中。”

二、放生甲鱼放到河里可以吗

1、每当有人赠送活鱼给子产,子产从来不忍心,以享口腹,而使活生生的鱼受鼎俎烹割痛苦,总是命人把鱼畜养在池塘里,眼见鱼儿优游水中,浮沉其间,子产心胸畅适,不禁感叹地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由此可见子产的仁德普及物类,不只是民吾同胞,事实已扩大到物类了。

2、观察以上事迹,可知爱惜物命,放生善举,并不只佛教提倡,儒家圣贤君子,也是遵守奉行的。

3、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子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菩萨一声不响,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可是鹰要求与鸽子的肉重量相等。菩萨继续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而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尽,重量还不能相等于鸽子。

4、小沙弥在家度过了八天,就回到师父的身边,比丘觉得很奇怪,于是入定观察究竟。原来沙弥在回家途中,看见蚂蚁穴被水浸入,千万蚂蚁被困水中,将要淹死,沙弥顿发一念慈心,随即脱下袈裟堵住水流,并以竹作桥救渡,万千蚂蚁因而得免溺死。由此功德,转短寿而成长寿。

5、晋朝毛宝尚未成名时,有一次在途中遇见渔夫?带一只大白龟出售,毛宝心生怜悯,将它买来,放生江中。

6、事后,有一次,宋郊到野外,偶见蚂蚁穴,被暴风雨水所浸,无数蚂蚁将被淹死,宋郊心生慈悯,编竹作桥,救渡了无数蚂蚁的生命。

7、到了科试时,兄弟两人同时参加应考,考毕,尚未放榜,又遇见那位高僧,一见宋郊,大为惊奇地说:“先生相貌已改,必有大阴德,好象曾经救活数百万条生命。”宋郊回答说:“贫儒哪有如此能力?”僧说:“不然,凡是小动物,都有生命。

8、古时有一仙人,在深山修道,时常静坐在一棵大树下。屏除杂念,修习禅定。是时,正值冬天,气候非常寒冷,时近黄昏,有一只饥寒小鸟飞来,就栖息在仙人怀中,希望获得一些温暖能延续它的生命,仙人惟恐惊动鸟儿,因此盘膝打座,身体不敢摇动,让鸟儿无忧无惧安处怀中,等到翌日小鸟飞往别处栖止,仙人才出定。慈悲爱护动物的心怀,竟然到了如此程度。

9、孔愉是晋朝山阳人,本是一名小官。有一次,经过余干亭,见一只龟被人所囚,孔愉心生慈悯,将龟买来放生于河中,龟浮游水面,屡次引颈回头,仰望孔愉,表示无限谢意,然后才没入水中不见了。

10、当他尚未成就仙道时,有一次外出遇见村童,捕捉一蛇,殴打戏弄,蛇身出血将死。孙真人怜悯蛇无辜遭受伤害,便向村童买回,用药敷治救活,然后放生于草泽中。经过月余,孙真人在静坐间,见一位青衣少年前来邀请,真人跟随,到了世人称羡的水晶宫,见头戴合帽,身穿绛衣的龙王出来迎接,延请上座并说:“小儿前日出游,被人所伤,幸遇道人拯救,不胜感激。”即召青衣小官出来,再三拜谢,并殷勤设宴款待,留住三天,临行拿出奇珍异宝赠送,以表谢意。

大觉寺放生池,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放生赎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