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放生消灾祈福,戒杀·放生

时间:2023-10-05 08:08       来源: 未知

一、放生什么对孩子的好处最大

1、世间的有情生物,为了生命的生存与延续,都必须从生存环境中摄取食物。自古以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肉强食”,这观念一直是整个人类进化的重心。可是,人类生命的延续与生存,有必要侵犯其他动物的生命吗?这个问题是错综复杂的。但,依据专家学者的分析报导,一般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大略分为三大类:

2、而人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多方面功能是与草食、果食动物系相类似。然而,现今人类社会经济的文明与进步,导至人们较易从动物肉类摄取营养,正因此造成了大量杀生。这种趋向并非人类之福。我们愿依佛教平等慈悲的立场,加以研讨其结果及避免的方法。智遇之分—智者—理智判断明信因果-放生多福愚者—遵循常人不畏因果-杀业可怕

3、杀业可怕—短命多病暴戾残忍冤亲刀兵恶道

4、·智者·放生多福—长寿少病柔和慈悲善缘免难善道—(福德增长)

5、业报定则—业因不消灭业因不抵销

6、免祸避凶—三净肉不见杀

7、戒杀放生—正业—戒杀业

戒杀放生消灾祈福,戒杀·放生

8、一般的宗教在哲理的言行上,都有显著超越世俗的观点。佛教,亦复如是。虽然各种宗教家的看法及论点上,都有分歧及相异的地方。现在,我们唯佛教的论点加以演述。佛教大乘的精神主张“平等、慈悲”,且明信因果亦是佛教徒基本信念之一。在佛教立场判定,是不依世俗智为佛法的智慧。佛教认为:有佛法智慧的人,他会明信因果,作事依理智判别善恶,一切分明而不苟且;相反的,一个无知又愚痴的人,他却拨无因果,邪知邪见,作事心无主宰,遵循常人,随波逐流。但是世俗观念却以世智辩聪为智慧,以反应迟钝为愚痴。佛教与世俗的观点,实各有不同处。所以,我们依佛教观点来看,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是不会盲从地一味随俗,贪图口腹而造杀业的;因他确信因果是丝毫不爽,当然他会自行戒杀?!杀业的果报,是好是坏,以下我们略举一些以资警惕。

9、佛教倡导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杀业确有不好的果报。杀业苦报不外以下几种:

10、短命——古云:“欠债还债,欠命偿命。”这就是报应的道理。

二、深圳哪里可以放生淡水乌龟鱼

1、多病——天自有好生之德,白居易诗云:“好生之德本乎天,物物贪生乐自全,我要长年千岁祝,不教物命一朝延。”所以,杀生会招祸及冤业病的。

2、暴戾——当人杀生之时,多怀?杀之意,因此会招引暴戾之气弥满。

3、残忍——佛经内有云:“一切众生多生以来互为父母,当生孝顺心、慈悲心。”杀生实是残酷的行为。

4、冤亲——众生无始来於六道中轮回,杀生结冤,他生来世则多逢冤亲债主。

5、刀兵——现今世上战乱多属先前杀业所成共业。所以,杀业会造成刀兵劫。

6、愿云禅师有诗云:“千百年来怨里羹”,

7、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这就是说,杀业会招感战乱。

8、恶道——杀业重的果报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以上我们已略述杀业的恶报,因此,可知佛教劝导戒杀、放生,是基於慈悲本怀的。所谓“不忍见众生受一切苦”。

9、在世法上往往是一体两面的,有些事正反两面的果报有很大的差别。杀生与放生的果报,是?然不同。若一个人他能多发心於戒杀、放生、救度屠刀下的众生,如此,果报就截然不同了。放生会增长何种福呢?继续我们就要探讨这问题。

10、长寿——多行放生会长养慈悲心,转杀心为善,增延众生的生命,这样自会感长寿的果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