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科学放生。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人们文明程度在提高,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央提出要实现科学发展,构筑和谐社会,因此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应以科学为前提,任何随意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放生作为一项宗教仪式,同样应与时俱进,要在放生的方式、地点、种类等方面通盘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佛教的真谛才会得以弘扬,人心才可得以教化。
二是要人性化放生。放生的目的在于赎取被捕之物,放归自然,使其存活更好,放生在于过程,更在于结果。不能一放了之,要考虑到背放动物的实际情况,以及它的生存状态。放生是为了让动物更好的生存,体现万物平等之观念,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人类自身感受,精神的需求,要实现人性化放生,要对放生对象负责,而不是人类自我的愉悦和满足。
三是要生态化放生。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脆弱。放生除了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外,近年来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和网络热门活动,日渐盛行。如何加强对放生这一事物的管理,也日渐受到关注。因此要与当地的林业、渔政、河道等相关部门协调好,力争使放生这一功德无量的事情,教化人类,造福人类,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四是要规范放生。在重点地点如,风景区、宗教场所等设置固定放生点,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有条件的地方加强对放生的管理,如制定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放生行为。
放生旨在救护众生、培养自己和他人的慈悲心,因此放生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环境的不同以及各种生灵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有针对性地放生,只有实现科学放生、人性化放生生态化放生和规范化放生,才有可能达到佛家讲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才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