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哪儿放生乌龟
1、江南古建之瑰宝宁波保国寺
2、保国寺,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北13公里的灵山。灵山为四明山之余脉,又称贸峰。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保国寺古建筑群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具有多个历史时期建筑的显著特色而有别于其他古建筑。
3、据清嘉庆《保国寺志》载,东汉世祖时骠骑将军张意之子中书郎张齐芳隐居于灵山,后合宅为寺,初名灵山寺,即保国寺的前身。然其所经历的“汉魏六朝远不可考”。到了唐代,唐武宗会昌二年至五年(842年~845年),官府下令拆毁寺宁,灵山寺在这次火法活动中被废。此后过了35年,唐广明元年(880年),国宁寺僧可恭,前往长安上书朝廷,请求复寺,获得批准,并赐名保国寺。
4、保国寺在庸创建之时,规模不大。宋真宗时期在浙江四明山区的寺院中灭台宗传人知礼,宣教著书,思想活跃,于天禧四年(1020年)被赐以法智大师称号。其门下有“南湖十大弟子”,传承本宗教理。原来保国寺家的则全号叔平,尤得法师嫡髓。据记载,叔平精于禅学,旁及儒书,多所著述,被“南湖十大弟子”推为首领,朝廷赐号为德贤。在宋真宗人中祥符四年(1011年)德贤“复过灵山,见(保国)寺已毁,抚手长叹,结茅不忍去”,山此出任寺院住持,迎来了保国寺的第一次中兴。德贤与弟德诚及徒众“鸠工庀材,重修寺院”“赤手营造山门、大殿”,并得到附近乡里及邑令、县尉等人的支持,经过六年致使“山门、大殿恶鼎新之”。其中大殿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建成,由于大殿的结构形式“甚奇,为四明诸刹之冠”,因此叔平人师被尊为保国寺开山鼻祖。
5、北宋时期保国寺还有一项重要事件,就是在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官力赐该寺“精进院”额。所谓“精进”是佛教衡量修行的标准之保国寺得到精进院的赐额,表明它在当时已经具有一定的地位了。自此之后,精进院之名被载入史册。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保国寺开凿净土池、栽四色莲花。南宋时期的建设项目保留至今的只有净土池。
6、元代的建设活动已不可考,到了明代有过几次建设活动。如叫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在大雄殿西侧建迎熏楼。
7、至清代,保国寺又有多次重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人殿,前拨游巡两翼,增广重檐等。这次重修对于大殿的面貌收变很大,使大殿外观一改宋式建筑的原貌,而成为一般江南常见的清代佛殿形象,即现在所存之而貌。嘉庆年间的建设活动主要是移建钟楼、增建鼓楼,按照明清时期的寺院格局进行改建,并铸重3000斤的大钟。此外保国寺还在民国十年(1921年)修建藏经楼等。
8、现在保国寺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千平方米。平面南向微偏东。中轴线上依次是:重建于1988年的山门,重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天王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的大雄宝殿,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的观音殿,建于民国二十年(1934年)的减经楼。中轴线东侧有种楼和附属建筑,西侧有鼓楼,明代所建的迎熏楼和其他附属建筑。其中鼓楼建于清嘉靖十三年(1808年)至十五年(1810年)间。两座唐代经幢分别为唐开成四年(839年)和唐大中八年(854年)所建。经过近千年的历史变迁,保国寺成为一座拥有唐宋叫清和民国等各个事情木构建筑的建筑群。
9、保国寺建筑群位于宁波市灵山山腰,背枕鄮峰,左辅象鼻,右弼狮岩,宅幽而势阻,地廓而形藏,寺院若隐若现于云雾之中。灵山,推其“发脉之祖,乃从四叫大兰而下,至陆家埠过江百余里,凸而为石柱山………转而折尔。崔嵬而特立者,鄮山之顶也,顶下复起三台,若隐若伏,(开)数百丈为寺基”。因此,灵山被堪舆家称之为寺,的坐山。寺东有凸起之小灵山,还有象鼻峰,被称为保国寺的左辅,那里旧有望日台,可供人们观赏日出。寺西有狮子岩,被称为保国寺之右弼。两座山峰同期一岙,柑锁成阙,虽无宽阔豁达之_观,却有包涌盘固之势。气势非凡!
10、保国寺所在的这三面青山环抱,云际双峰耸峙,层峦相邀,列嶂争迎的灵山幽谷,俗称燕子窝。人们绕过重重山岗,跨过溪流浅滩,直到接近燕子窝,周围景观才豁然开朗。清晨东望,可见海上曙光,傍晚两望,可观落日残阳。因此,保国寺所在环境既有深山藏古寺的隐蔽性,又有院中观海曙的开阔性,共为难得。
二、海南放生园放生刺猬
1、保国寺所在的灵山层峦叠翠,占木参犬,一片郁郁葱葱。寺院的前导空间、崇祀空间、生活空间区分明显。
2、保国寺地处灵山之半,在入寺之前还要经过一段长长的山路。它以溪流为引导,在山涧中开辟出入寺院的香道,左邻山右傍涧,时而见怪石嶙峋,时而听飞瀑松涛,随着峰回路转,望日台、叠锦亭、仙人桥、文武殿、青幛亭等,不断映入眼帘,使人们的期待感不断得到满足,也使这段前导空间更有生气。走过这一段蜿蜒的山路,方可见到寺院那“墙低容树入,楼小得云留”的淳朴风貌。尽管寺院规模不大,但却使人感受到“尘埃不到处,僻性最相异”的环境氛围。
3、中国传统的建筑,在崇祀空间中讲究严整对称。保国寺将主要的殿堂布置在一条明确的中轴线上。这些建筑不但体量宏伟、气势壮观,而且每栋建筑皆用斗拱提高其等第,清代在维修中更把它们部变成重檐屋顶。为了突显这个区域在寺院中的地位,大殿前的两厢位置都增加了两道白粉墙,使天王殿与大殿间的院落空间格外庄严肃穆,以强化寺院崇祀空间的氛围。
4、在大殿两厢的化置,由于地形逼仄未建配殿,仅砌两堵粉端,墙后两列进深搞低参差不齐的房屋,供僧人居住、待客以及作库院、执事房等,是人们活动频繁的区域。这些建筑因山就势建造,南北并不埘称,可以各得其所,成为东西两列建筑前的小空间,建筑随地形变化逐渐抬高,院落也随地形起伏隔成一个个小天井。天井中栽花种树,具有浓烈的生活情趣。
5、保国寺现有的建筑包括山门、大殿、天王殿、法堂、钟鼓楼、藏经楼、祖堂和净土池,此外中轴线两侧的僧房、禅堂、念佛堂、客堂等,在寺院建筑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不同时期留存下来的建筑,记录了保国寺干年变迁的沧桑历史,保持了这座寺院的完整性。
6、祥符殿千年木构佐证《营造法式》
7、祥符殿,为保国寺核心部位的人殿的俗称,建于北朱年间,是现在寺院中留存最早的建筑,至今已有994年历史。现存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六间,从平面看,当中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的部分为术代所建,其四周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所添加的部分。添加的建筑下檐并非四面环绕,后部仍为单檐,此后大殿又有过几次维修。乾隆十年(1745年)就曾“移柞换梁,立磉植楹”。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可能因风灾,使现在大殿的柱子后倾,其残留变形的状态一直留存至今。人殿现在的形象与一般江南的清代建筑极为相似,立面有一列细长的外檐柱,没有生起和侧脚,屋顶翼角高高翘起,正脊轮廓笔直僵硬。在300多年前,文物保护理论尚未建立之时,这种做法保护了这座宋代本构的主要部分,使今天对于大殿的原貌仍有迹可寻,并可对其作进一步的科学保护和研究。
8、大殿当心间宽8米,次间宽05米,通而宽9米,通进深36米。进深大于面宽的原因是为了扩展前部的礼佛和使用空间。天花以下用月梁,梁间做出藻井平基,平阁,这里的空间高度到三椽只有4米,但顶部华丽的的藻井,不仅使空间有了起伏变化,而且气氛显得格外活泼。后部由四内柱国合的地方设佛坛,此处梁架彻上明造,空间抬高,为在佛坛上装置佛像创造了合适的尺度。四根内柱两侧的空间,随着外檐斗拱层层出眺,由低到高,对中部设置佛像起着烘托作用,造成隆重的空间氛围。中部的三个椽架,只在当心间立柱之间作照壁,照壁之后只有仅作为通往后部殿堂的交通空间。这坐大殿的主体部分,自宋以来基本没有改变,原有室外装修早已无存。大殿采用厦两头造屋顶,立面装修按北宋时期建筑常用形式作版门、直棂窗,窗下墙采用心柱编竹造。
9、作为北宋初期的建筑物,大殿的风格与北宋后期的建筑相比,无论结构或装修均正处于从凝重、庄严向绚丽、多姿的方向转变,而它证实这转变阶段的作品。
10、保国寺大殿在梁架构造、纵向构架,梁额断面、大殿的举折和用柱方面都很有特点。它不仅真实地保着宋代遗构,同时还保留着宋代的木装修,尤其是大殿天花装修集平棊、平闇、藻井于一身,不仅在宋代建筑中,而且在早期《营造法式》成书以前的建筑中也是仅存的一例,而其藻井形式确实江浙地区有代表性的作法。保国寺大殿的藻井风格简洁、粗犷,与《营造法式》小木作藻井相对照,正处在从大小作工种向小木作工种转换的时期,故藻井尚属大木作工种,这一点恰恰被《营造法式》的编著者所吸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