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颂歌的诠释
前五感颂
1. 凡夫感官颂
现量境界性,贯穿眼耳身三性,三二地住。
善十一、二、二、八、嗔、痴等分别境界的行为
评注
"本性境界": 在唯识学中,有三种境界:本性境界、独影境界、质境界。具体解释如下:
本性境界--"本性 "是实相的意思,即真实不虚的根尘境界,如地、水、火、风四大和色、香、味、触四尘(或四微);四大能生,四尘所生。这八法都是有体的实有成分,故称性界;从实有种子生,有实有用,故称实相。性界是前五识的境界。
(七)独影境--即第六识被 "无自性法 "所缚,如被 "空花"、"兔角 "所缚,或被过去、未来所变之相所缚。之所以称为 "独有",是因为它只是第六识自身的功能:第六识的见分,即自变相,称为 "独有"。(vii) "影",因为这种业境没有实体,只有影像,所以称为 "影"。
(七) 有实体的境界--介于自然境界和唯影境界之间。这是随前五识而起的意识,在五尘境界上,能分别方、圆、长、短、善、恶,因有尘相质可分,故称尘相质。第六意识取前五识的影,然后分别其美丑、善恶等。第六意识所取的前五识的影像包含了五尘的质,此时第六意识以影像为界,间接带着五尘的质,所以称为带质境。带 "字既有带的意思,也有含的意思。因此,带质之境介于 "性境 "与 "独象之境 "之间:它不如 "性境 "直接缚于性尘之境,也不如 "独象之境 "缚于非实之相,但它间接缚于蕴含性相的心心所法。
前五识的境界是实质相的境界,即自然境界。
"测量": "量 "即测量,凡是能看到、听到、感知到、知道、测量到的都叫 "量"。因此,"量 "可以说是一种可感知的规律。量有三种
(十)现量--"现",即当下,又称刹那之义。谓无名无言(离名离言)、无心(不能分别执着于心)、有法身(直接具有法的本性),当下所现的种种境界,称为现量,或称境界现量。我们现在所说的前五识,就是现量的境界。因为前五识对五尘只有最基本的认知,这种认知产生于根尘相接的第一刹那,是最 "原始"、最 "简单 "的认知,不掺杂名字,甚至不掺杂一切妄想、分别、联想、 爱、恨、选择、抉择、 只有对法本身的本性的认知,才叫现量。
(vii) 比较--"比较 "的意思是比较和对比。通过比较得知的量称为比。例如,从远处看到烟,通过比较就知道有火;透过墙壁看到牛角,通过比较就知道有牛,这就叫比较知识或比较境界。
(vii) 非量--"非",不正确,不真实。错误的认识叫做非量。如果思维或思维定势在境界的背景下做出错误的区分,其认知就与境界的真实性不一致,称为非量。
"前五识之性,谓三性之一。三性是
(x) 善--凡是对世界和后世有益的,都称为善。所谓 "善",就是符合正义、利己利人。
(vii) 邪性--凡是对今世后代有害的,都被称为邪性。违背和损害 "是指违背正确的道理,损害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vii) 无记性--既不记善,也不记恶,也就是说,既不归于善,也不归于恶,可以说是中性的,称为无记性。
这句话是说,前五识泛指善、恶、无记三性。因为前五识帮助第六意识造善恶业,如果前五识的所作所为与善心相应,如信心,则属于善性。如果前五识的所作所为与烦恼心或烦恼的追随者(如无惭愧心)相应,则属于恶性。如果与善或恶都不相应,则属于无记性。
"眼耳身":眼、耳、身三官。
"住二处":"住 "即居住: "居 "即居住。"二地 "指三界九地中的后二地:五蕴杂居地和离生喜乐地。"二地 "指的是三界九地中的后二地:五蕴杂居地和离生喜乐地。三界九地概括如下:
因为无色界四天没有五根(眼、耳、鼻、舌、身),所以五根只渗透到欲界和色界,即五根只存在于欲界和色界的五处。然而,就五识而言,由于初禅以上没有分段食,也没有接受欲界分段食的杂染,所以初禅中不再有鼻舌二识,因此初禅中只有眼、耳、身三识。如果达到了生到极乐世界的第二禅境界,就不再有色、声、触等外缘,因此在第二禅境界中,连眼、耳、身三识也不存在了。至于第三禅和第四禅,五识就更不活跃了。
"十一小心分别界善、二大、八大使及痴":这是解释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法,共三十四个,包括:五个偏颇心法、五个分别界心法、十一个善心法、二个中烦恼、八个大烦恼、三个根本烦恼(使和痴)。具体如下
(x) 心的五种偏向状态--意、触、感觉、思维和沉思。
(vii) 五分别心境--欲、识、想、禅、慧。
(vii) 十一善--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修舍、不害。因为欲界的善五识可以与十种善心所(除轻安外)相对应;就初禅而言,其善眼识、善耳识和善身识也可以与轻安的善心所相对应。此外,由于轻安是禅定中生起的善法,因此只有禅天才有,欲界的杂染心中没有。
(五)中随烦恼之二--无惭、无愧。
(七)八大随烦恼--即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从诸恶心中的五识来看,肯定有这 "二大八种 "随烦恼:如果有 "覆藏无记心"(虽然是非善非恶的无记心,但它覆藏了本心),就肯定有掉举等八大随烦恼相应而生。另外,随烦恼也叫随惑。
(七)嗔痴--这是六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邪见)中的三种。
"痴 "即无明,引生的又都是染污心,所以染污的五识都有贪欲:当欲界的五识对着五尘(色、声、香、味、触)时,就会有随心所欲的贪欲相应而起。反之,当五识指向与自身感受相违的五尘时,就会有任运的嗔心相应而起。当众生进入初禅时,眼、耳、身三识不会有嗔恨心生起,只会有贪嗔痴,但也不是恶法,而是 "有覆无记 "法。
义:
前五识所依止的境界属于三类境界中的 "性境",前五识本身属于三量中的 "现量","通 "善、恶、无记 "三性"(三性诸法各有五识)。
在前五识中,"眼"、"耳"、"身 "三识位于三界九品中的下二界(即只存在于下二界,在第二禅那境界中不会出现)。
一共有五十一个精神官能,只有三十四个精神官能与前五识相对应,其中包括 五种 "入门 "心识、五种 "别境 "心识、十一种 "善 "心识,以及两种 "中 "随烦恼(无惭、无愧)和八种 "大 "随烦恼(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 贪、嗔、痴 "三种根本烦恼,它们都是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法。
颂词
五识同依清净色根 九缘七八善邻
结合尘世三观二,愚人难辨识与根。
"五感 "依赖于 "净色根": 净色根是圣识的五根,相当于我们现代所说的 "神经",如眼根是视神经等。净色根是第八识的根。五净色根是第八识的相分:净色根虽然是色法,但并不远离四大外境,也不是肉眼所见,所以称为净色根;五净色根是第八识的相分,虽然是色法,但并不远离四大外境,也不是肉眼所见,所以称为相分;五净色根是第八识的相分,虽然是色法,但并不远离四大外境,也不是肉眼所见,所以称为相分。正是通过这五种净色根,五识才得以启动,因此这五种净色根被称为开发五识的增上缘。所以说 "五识皆依净色根",即前五识都是以五种净色根作为感官发展的上缘基础。
"九种业力,七八善邻": 这句话描述了前五识产生所需的业力。九缘 "指眼识产生所需的九种缘:
(x) 空缘--即根与境之间的间隙或空间。即眼根与色界之间必须有适当的距离,才能看见(才能觉知):距离太远不行,太近也不行。
(八) 根缘--即光或光源,如太阳、月亮、灯等:必须有光才能看见。
(七) 根缘--即一切识所依之根:在这种情况下,眼根没有断。
(十) 境缘--即一切识所依止的境界;此处指必须有有色境界存在。
(七) 意--这是五个传记中心之一;必须有意念才能看到。
(七)分别--即第六识;第六识也必须参与。
(x) 第七识是色和净的来源;第七识也必须参与。
(七)根本依--即第八识--也需要第八识的参与。
(iv) 种子依--即各识的亲种子。
只有通过这九种因才能产生眼识。
"七 "是指鼻、舌、身三识的生起只需要七种因缘,即在九种因缘中,不包括明和空的因缘;
"空 "是指距离,因为鼻、舌、身三识是与尘接触的,所以根与尘之间必须没有距离(空间),才能识别香、味、触三尘。
"八 "是指耳识必须具备八缘才能生起。八缘就是上面的九缘,除了第二缘之外,其他的缘都必须具备;因为耳识不需要依靠光线才能产生,即使在黑暗中,它也能听到声音。
"睦邻",正好相邻。
"此颂说明,前五识与境界接触时,有两种情况: "合 "是指根与尘相互接触;"离 "是指根与尘必须分开,有一定的距离。"根 "与 "尘 "的结合中,"鼻、舌、身 "三识分离;"根 "与 "尘 "的分离中,"眼、耳 "二识分离: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只能在 "有效距离 "内分离。这两者也被称为 "合中有知 "和 "离中有知"。小乘 "是通过五官的能观来实现的。尘世 "即五识所依之相(五尘境界)。虽然从五根、五境生起的五识中也有因自分别而生起的嗔、贪等烦恼,但由于前五识没有第六识的缘虑,分别中没有名言(种种妄想分别之言),也不将能观所缘之相计为内外诸法,故仍是现量。因此,《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但如明镜,别无分析"。圆觉经》中说:"其光圆满,譬如明镜。"愚人难辨根识": "愚人 "指的是外道和愚痴的声闻人。原因是声闻人只破烦恼障,不破所知障,所知障未除,仍为无明所惑,故称声闻人的法为愚法。"难以分辨。为什么声闻人难以分辨根和识呢?因为根和识是同一个境界,因为都是当下的境界,因为没有计算和分别的能力,所以都是当下的境界,所以难以分辨。声闻人不知道根和识各有 "种子 "和 "现境",却认为根和识是互生的。
他们认为根和识是互生的,所以难以区分。其实,根的 "种子现"(种子与现)只能导致意识的 "种子现",所以只能说根是 "意识生起之因",而不能说 "根能生起意识",因为一切意识都有自己的种子,都能生起意识。
如果愚人不能区分根和识,那么根和识又该如何区分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根和识的区别如下:
l 色与心不同--根是色法,为第八识相。识是心法,即第八识的见分。
这就是体性的不同:根的体性是色,识的体性是心。
五根的性质不同--因为五根是色法,是第八识的相,所以在无记性上与第八识相同。五识则具有善、恶、无记三性。
功能差异--根能 "照境",识能 "缘境",这是二者功能的差异。
意义的一致性
前五识的 "所依 "是五净色根(都是以五净色根为微尘的主因)。眼识生起的条件是:九缘(空、明、根、界、意、分别、色、净、根、种子)具足;鼻、舌、身三识依七缘具足而生(九缘中不包括空、明); 耳识的生起必须具足八因缘(不包括清净因缘);三识生起的因缘数为 "善邻"。
鼻、舌、身三识只有在根与境界 "合 "的情况下才能认识,眼、耳二识只有在根与境界 "离 "的情况下才能认识:这是前五识认识 "世间 "五尘境界的两种方式。
除了遵循佛陀大乘教法的智者之外,其余的外道和声闻等 "愚人 "很难区分五 "识 "和五 "根 "的净色。
教义的解释:
什么叫 "九劫方生眼识"?意思是 第一,意识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第二,眼识生起时,不仅眼根可以生起,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也必须参与其中,眼识才能生起。
2. 圣果的荣耀
化观为空,但果仍不解为真。
初悟圆通引无漏,三身分别灭苦轮。
评注:
"前五识 "变 "自相 "为 "焕如相"。"观空 "是指自相转变后,观二空之理。"后见 "指事后的智慧。
所谓 "后见",是指它不是根本智。根本智和后得智都是一种无分别智(圜如智)。因此,根本智也被称为 "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智也被称为 "后得无分别智"。
"后智 "又称 "后不二智"。后得智是在根本智之后获得的智慧,故称后得智。又称 "世俗智"、"度量智 "等。诸佛菩萨发大悲心救度众生时,都是依此后得智做种种事情来帮助众生。大乘起信论》对大乘第十二日的解释是 "根本智以非心、非非心为本;后得智以心为本。二智不同:根本智不取境界,因为境界智无差别(其所见);后得智取境界,因为境界智有差别(其所见)。根本智不视境界如闭眼,后得智视境界如睁眼。
基础智力与境界无关,就像闭眼时一样;后一智力与境界有关,就像睁眼时一样。同上。4:"佛的本觉永恒不离一切解脱障和智障,此觉(佛的本觉)或称为(根本)无分别智,或称为无分别后(成)智。若为众生利益而起的一分(即)称为(是)外道智;若因一切无性而起的一分(即)称为(是)员智(根本智)。此二者(世俗智与般若智)合称(为佛的)应身"。由此可见,佛陀三身之一的 "己身 "就是由这两种智慧(根本智和后天智)构成的身体。
F "身是佛的三身之一。
"F "身是佛的三身之一。"前五识 "在修行者达到 "果位 "时也不能证悟 "圜如法性"。"果 "指佛果。"解 "即觉悟。"员 "即圜如之性。
"前五识成无漏":"元明 "指大圆满镜智。意思是说,修行人在成佛之前,前五识总是有漏的,但在金刚乘以后,当第八识转化为大圆满镜智时,前五识也会转化为无漏(究竟清净)。这就是为什么说 "五识八识果中圆满"(前五识和第八识在果位成佛时才圆满)。
"三种化身 "如下: "佛有三种化身: 一是大化身,即佛为满足未证十地菩萨的需要,示现千丈(大身),演说妙法,使其修持,进而趋向佛果(菩提)。二、小乘身者,谓佛为应小乘、凡夫,(而)说四谛等法,使其舍妄归员,而得觉悟,故化(为)丈六(之)小乘身也。三、以类无定,即佛誓愿深,慈悲普覆,依一切(众生之)类,有感即应,或现大身,满虚空,或现小身,丈六八尺等"。这三种化身是佛陀为了众生、为了断除生死苦轮而显现的大智慧、大慈悲。附记:现今有诸学唯识者,乃至依世间智,不依经教,诋毁佛之三身四智系世间将佛之 "种格",此等无信之人正念的习惯:
在佛法修行中,前五识 "变 "成自我意识的 "相",以 "观""相 "中人我之 "空",但这种观照所获得的智慧 "只是 "后得智,而非根本智。即使到了佛的 "果位",五识仍不能亲 "解 "如来藏的体性;因此,前五识在成佛前始终是有漏的,直到金刚乘道后,第八识大圆镜智的 "圆融 "最 "始 "的刹那升起,五根与五识也同时转 "成无漏",其相应的心识也转为造作智: 此后是未来十界的引入,是 "三种 "的显现 此后,便可在未来十界中显现三种 "分身"(化身),使众生从生死 "苦轮 "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