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性:从性到实性,一步步揭示唯识学的精髓

时间:2024-04-22 09:43       来源: 未知

第四章:唯识性 唯识实相--真如

颂词

万法皆是真如性

万法唯识真如性,故曰唯识性。

注释

诸法胜义:胜,殊胜,超越世俗的意思。胜义 "是真理的意思。根据佛法的深浅,有四种真理:

1. 世间胜义--世间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世间法;这些世间法虽然粗显,也会毁灭,但其实相只有圣人才能了知,愚人是不能了知的,所以称为世间胜义。

2. 理义--即苦、集、灭、道四谛。这四圣谛是圣人圣道的知、止、行、悟的因果差别,是无漏智慧的境界,故称为理谛。

3. 证悟真如--即二空真如,通过圣智所诠释的空门而显现,故称证悟。由于它超出了凡夫愚人的理解范围,故称为胜义谛。

4. 胜义胜义--即一真法界。成唯识论》: 此最后说胜义最胜道,以简前三,故曰。论曰:颂中诸法,指最后一真法界,以其为最胜道境,以其为圣者内智境界,故曰殊胜中之殊胜。

它也是真性:真,真实;如,不变。真而不变,故曰真性。成唯识论》曰:"真者,真实也,不虚也;如者,常也,不变易也。谓此真者,在一切位,常如其性,故谓之真,即非假义。这就是说:真如,即此体不是有漏唯物论的妄体;如是常,即此体不是无漏唯物论的依他起的变易性。换句话说,这个真如体在一切法中始终与本性相同,所以称为真如性,也就是不动、不虚、不妄的意思。如《大般涅槃经》卷三百六十中,有真如、法界、法性、不虚、不变异、平等、不生、法、法住、实相、虚空界、不思议界十二名。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列举了六个名称:真如、空性、无相、实相、胜义、法界。此外,《法华玄义》和《圣教论释》中也对真如实相的含义进行了广泛的阐释。

也就是说,只有意识才是真实的: 根据上述,这个真性就是唯意识的实存性。所谓 "唯意识性 "是指

有两种:

1. 意识的虚幻性--即执着之性,也就是意识的虚幻性。

2. 意识的真实本性--即现实的本性,这是意识的真实本性。

意识也有两种类型:

1. 意识的世俗本质--即执着的本质,这是意识的世俗本质。

2. 胜义意识性--即实有之性,这是唯胜义意识性。

因此,我们知道真如的本性是唯识的真如本性,也就是实相的本性,这个本性也是唯识的真如义性。

正性

三法的真如性也是真如性。这个真性之所以称为真性,是因为它的本性是真实的,永远如如不动,没有变化;这个真性就是唯识的实相。

注释

这四句偈语原本打算接在前八句偈语之后,继续演绎三性之谜,但为了强调其重要性,注释者将其单独成章。

本章可以说是《唯识三十论》的集大成者。如果从唯识百法的五位来看,也是如此:在百法中,首先标明心,也就是八识,是一切法的总根源,所以一切法都是唯识所变;而心以下的心所、色法、心不相应行法等其他法,都是心本身所变。因此,整个唯识学结构的主轴就是从心的一切意识出发,经过心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最后到达无为法,这才是唯识学的终极目标;即为了使修行者

从对心、意、色、无相的前四种觉悟的信、解、行、证,达到第五种觉悟的无为。然而,无为有六种: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思觉无为、真如无为。其中,只有真正的无为才是唯识修行者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佛法之所以列出其他五种无执着,是为了让修行者知道该如何选择,以免误入歧途,以为自己真的在修行。因此,应该认识到,唯识宗的总体目标是实证真如本性。由此可见,性宗和唯识宗确实是殊途同归:因为性宗不仅讲真,而且以真为最高法则,常把真性和自然合称为真如和自然。如果没有真性,就没有如来,因为如来是从真性或真理之道中来的,所以称为如来。也有一些经论和论文谈到了佛的真如本性,如《信心建立论》中谈到了三昧中的佛的真如本性。此外,在《成唯识论》中,明确指出了三摩地的真如本性。行之真性--此真性是二空的显现,存在于一切法中。

无上真如性--此真如性具有无量功德,是万法中最上的。

殊胜的真理之流--从这一真理中流淌出来的教义与其他教义相比是最殊胜的。

真如性:从性到实性,一步步揭示唯识学的精髓

不执着于真如本性--此真如本性是无执着的,不以自我执着等为基础。

阶级无差别的真理--这是阶级无差别的真理,不像眼睛有阶级差别。

-这就是真如本性,不要说以后会净化。

法无差别--这是佛的真如本性,与其他一切教法无有差别。

不增不减真如--此真如离增减执着,不随清净染污而增减。

自在智慧的真如本性--若能证悟此真如本性,则能无碍解脱。

业力等自在的真如本性--意思是说,如果证悟了这一真如本性,就能在一切神力、运作和总体化中获得自在。

上列十谛见《成唯识论》卷九。这十真依次是初地至十地、修十波罗蜜、破十障、成菩提。成唯识论》还说,真如虽无差别,但十真如是依功德而生;初地虽已证悟一切真如,但证悟真如的修行尚未圆满,为了使菩萨圆满证悟十真如,所以在后面依次建立。

以上是《成业成道经》中对真言法门的解释。在《解深密经》中,佛陀还解释道

七种真理:

-真理之流:现有诸法的实相之流。

实相--二无我的实相。

唯识真如--是诸法唯识的真如本性,既清净又清净。

建立的真如性--即苦的真如性。

恶行真如--集之真如。

清净--灭的真性。

正行之真性--道之真性。

唯识是前佛、后佛所说,诸佛菩萨亦如是说。前佛指的是释迦牟尼尊者,后佛指的是弥勒尊者:唯识学中最根本的经和论:《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是前佛和后佛所说;所有的唯识学都来自这些经和论。而这部经和论,以及从这部经和论中流出的唯识论,都说有实相的真如本性,经和论都说得清清楚楚,但这些末法时代的佛教徒难道没有看到这些经论吗?还是他们视而不见?为什么他们在谈论和评论唯识学时,要破坏佛陀和菩萨们的教导呢?那些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人的意图是什么?他们破坏佛法真谛的利益何在?对众生有何利益?我们要知道,真如是一切佛法的最高原则,如果诽谤真如,就是诽谤一切佛法,诽谤一切佛诽谤一切以真如为原则的人,罪行是非常严重的。这一代人,研究佛学,宣扬佛法,甚至在佛门出家,注解佛经--b第五章 唯识五位论修

唯识五句颂位后,论曰:如是唯识性,谁依几位?如何觉悟? 其二,谓所修种性,即闻法界等流法后,已闻所修等,具此二种性方可证悟。

注释

该颂的最后五行解释了唯识宗的立场: 在本论的三十颂中,到此为止已解释了二十五颂。在这二十五颂中,前二十四颂讲的是证悟之相,第二颂讲的是唯识之性,即真如实相之性。可见,佛说的是常住法:性与相不二,显与密不二,禅与净不二,只是广狭不同而已。若在性根之人,则性之法为说性之理,但其中亦含相之法,只是略说,或以点带面而已;这是为使众生种善根,于佛所说一切法,不生偏执,而能明理。比如《楞伽经》和《首楞严经》,都是以佛法的本性为本,都是强调佛法的本性,都是以佛法的本性为本,都是强调佛法的本性。至于《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则是以相为主,以性为辅,所以都是广说相,略说性。又如《无量寿佛经》、唯识立场: 唯心位:修行人根据唯心识观和所经历的证悟程度而修行的位次。

谁随几位: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资格;即修习此法的人必须具备哪些资格?有几个位置: 具备资格并开始修行后,有几个位置?如何证悟: 在开始修行并进入唯识修行的正确位置后,如何证悟唯识的实相?二乘种姓: 如果你想修行并证悟此法,你必须是大乘种姓;如果你是凡夫、外道、佛教徒或佛教徒,你必须是大乘种姓。

如果你是凡夫、外道或二手人,你就无法修行或证悟佛法。然而,大乘种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原始种姓;第二,修行所产生的种姓。自然种性在成实论中被称为 "守性种性"。关于 "原始种性 "的含义,请参见下面的注释。

性德 "的含义见下文注释。

它是无漏法的因,无漏法是从佛的根本意识,也就是第八识中派生出来的,从无始以来自然派生出来的无漏法,它不是从习气的培养中派生出来的,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法,即法如是;尔时如是,非所造作,非功利行所得,是名法。

栖息: 栖息。它是由实践形成的种子的性质。通过熏习形成的种子的本质是什么?下文将对此进行解释。

闻法界等流:法界是法界的本性,是法的本性。等流,平等、均等;流,流的类型。即同性、同源、同类法,指听闻从法性中流出的、与法性同源同类的教法。已经、后来、之后。

三智之首是听闻智,是三智之首。所谓 "等",是指闻慧、思慧、修慧这三种智慧都包含在这闻慧之中。据说,通过听闻法界的法性,再通过闻、思、修三种智慧修成本觉而证悟的无漏种子,称为修成种子的本性。

只有具备这两种本性,才能开悟:有、有、有。这两种性就是上文提到的大乘二性种子性和习气种子性。

换句话说,它指的是大乘的大根性。换句话说,它指的是那些拥有大乘大根的人。只有具有大乘大根的人才能独证此识性,其余的有根人--凡夫、外道、邪魔、小乘等各种根性的人--都与此无缘。此外,"本来面目 "和 "修成本性 "这两种本性的术语和含义,与《真言密教》中所说的 "本来有 "和 "修成生 "这两种无漏世间善性的术语和含义几乎完全相同。如果想要证悟唯识的本性,就必须同时具备本有的善根和修证的善根,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善根,才能证悟唯识的真如本性。

正念

这首颂歌的最后五句用来说明以唯识修行为基础的各个修行阶段。

该理论说:"要认识到上述意识的真实本质及其显现,需要什么人、什么样的人以及多少级的修行?又需要什么条件才能领悟?答:若想证悟此唯识性,必须具备大乘二种特质:一是本初性,即自无始以来,本

第一种是本种子性,即无始以来,菩萨的根本识--第八识自然获得的无漏法因,称为本种子性。第二种称为修种性,即闻法等流含藏、显现法性后,再根据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来修习本识种子,称为修种性。必须同时具备大乘本性的本觉种子和修证种子,才能坚守大乘本性,证悟唯识实相。

焦点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