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岭山观音寺可以放生鱼吗
1、此本生经历是佛在竹林精舍时,有关长老阿难自为舍身之事所作之谈话。此一经历为于司祭官本生经历〔第五四二〕中,就雇弓术师之事,于小鹅本生经历〔第五三三〕中,就守财象咆哮之事而说者。于是彼等诸比丘于法堂开始议论:“诸位法友!法宝之持者阿难长老,得有学之智慧后,于守财象奔来时,有为等正觉者奉献身命之事。”佛出此处问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语集于此处?”彼等白佛:“如是如是之缘由。”佛言:“汝等比丘!阿难为我奉献身命非自今始,前生亦为如是。”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2、昔日居于王舍城之东方有称为萨林提耶之婆罗门村。尔时菩萨生于彼村某农夫之婆罗门家,及至成长,继承财产,于其村之东北某摩揭陀地方之田地拥有千顷,施行耕作。彼于某日与雇人同往沺中,命彼等开始工作,彼则为洗面而来至田端大池之傍。尔时池中住一金色之蟹,实为一美丽可爱之蟹,菩萨口咬牙签下入池中,当彼欲洗面之时,其蟹来至近傍,于是彼将之捉起,包于自己外衣之中归来沺内﹔工作终了之时,任何时彼均将蟹放还于池内,然后还家。自此以来,彼每往沺内时,先往池中用外衣包蟹而归,然后从事工作,如是彼等相互建立深厚友情,菩萨不断前往沺内。
3、彼婆罗门之眼有五种优良之美性与三种美丽之彩光,因其非常美妙清净受极大之好评,然于田沺之一隅生有一多罗树,树上乌造一巢,一雌乌居于树上,见彼婆罗门之眼,起思欲食之欲望,于是彼女向雄乌问曰:“吾夫!汝能为满吾之愿事耶?”彼返问曰:“汝究为如何之望?”彼女答曰:“我无他望,惟欲食彼婆罗门之眼。”彼云:“汝持过奢之望,我等如何能食彼。”对彼女加以节制。彼女教彼云:“汝虽不能,但己有所思考,距此多罗树不远之处有一蚁窝,其中住一黑蛇,汝使驯熟,然后由彼啮杀彼婆罗门,尔时汝可剖彼眼,我亦可以得食。”彼云:“甚善。”与以承诺。其后不久,彼使黑蛇驯熟,同时菩萨播种谷物生芽之时,彼蟹已生长甚大。某日其蛇对乌云:“蒙君时时照顾,我思我须为君有所作为。”乌云:“若然,吾友!我之妻欲得此土地主人之眼,请君助力得此土地持主之眼,此实为彼此种种之看顾。”蛇云:“甚佳甚佳!此事易举,为汝取之。”蛇鼓励安慰于彼,而于翌日婆罗门前来途中,隐于沺畔道傍树丛之中,睨彼之来,预备待发。菩萨到来,首先第一下往池内洗面,以示真正友爱之情,捉起金色之蟹,包入外衣归至细内。蛇见彼归来,突然跃至,啮其脚部之肉,当即倒地,而蛇立即向蚁窝方向遁去。黄金之蟹于菩萨倒地之同时,由外衣中跃出,与此前后,乌亦飞来落于菩萨胸上;乌落即向眼上突出其嘴,尔时蟹突然思及:“此乌将对我之亲友发生恐怖之事,若我捉彼,蛇将出来。”于是如铁匠以火着夹物之状,以铗紧挟乌首,使乌痛苦力弱后,稍加松弛,乌对蛇呼救:“吾友!何故汝舍我而遁耶?此蟹使我痛苦,请于我不死之中来助。”
4、金色之生物。双眼暴突出
5、肌滑无毛皮。常在水中住
6、我今为彼袭。吾友!何故汝见弃
7、蛇闻其言,膨胀其头,为援乌而出。
8、佛布演此义,现等觉者唱第二之偈:
9、头怒吐毒气。黑蛇来袭蟹
10、举铗欲救友。蟹遂捉此蛇
二、寺庙放生池的视频
1、如是蟹使彼力弱稍加松弛,尔时蛇思:“此蟹实不欲食乌肉蛇肉,究竟为何此蟹
2、捕捉我等?”蛇向彼质问唱第三之偈:
3、汝蟹!乌与我蛇王。虽捉非汝饵
4、双眼突出者。何故捉我等?
5、蟹闻之说明捕捉之理由,唱次之二偈:
6、此为我亲友。捉我由莲池
7、彼死我苦恼。彼我一非二
8、我身见育成。诸人欲害我
9、肥满且芳醇。乌亦生杀意
10、蛇闻之窃思:“我以策略欺彼,乌与自己得脱。”于是欺彼唱第六之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