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仪轨全文_明如居士:什么是“闲事”?

时间:2022-10-12 03:06       来源: 未知

“春天有花,秋天有月,夏天有凉风,冬天有雪。如果你不介意自己的事情,这是地球上的好时光。”这是南宋禅师惠凯在《无门关》一书中评论禅宗公案书《平常心即道》时所作的禅诗。因为这首禅诗意境深远,读来朗朗上口,所以至今仍广为传颂。然而遗憾的是,因为众生“去圣日”,真正理解这首禅诗本意的人越来越少。很多文人只是在作品中用这首诗来表达对无忧无虑的悠闲生活的向往。

理解这首禅诗的关键是理解“好事者”这个词的含义,而要理解“好事者”这个词,就必须深入观察和体验“眼、耳、鼻、舌、身”的前五道和认识外界的第六道(意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众所周知,我们用“眼、耳、鼻、舌、身”五行来感知“夏风春花秋月冬雪”的外部环境。“眼、耳、鼻、舌、身”五大根本,在认知外界环境时,不会产生任何情绪和思想。前五种认识外界的方式,就好比“透过镜子看事物”。你可以看任何东西,从花到粪便,但是当你看花和其他地方时,你不会感到任何喜悦或贪婪,当你看粪便和其他地方时,你不会感到任何厌恶或悲伤。佛教《尹明》中说,外界的前五感是没有任何差别的直接“现量”知识。事实上,数量识别事物的前五种能力是我们一直拥有的奇妙用途。这种妙用就是“从不思考,言之无物,是非分明,超脱创作,无声无息,视情况而定”。

既然前五位不会产生任何思想、情绪、好恶、喜怒哀乐,那么我们的思想、情绪、好恶、喜怒哀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是从第六根(意为根)诞生的!这里所说的“意根”,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心”。事实上,当我们的前五根感知到外界环境时,第六根就会产生与这些外界环境相关的各种念头,比如立意、想象、思考、执着、厌恶、怀疑、执著等等。这首诗中的“多管闲事”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前五根了解情况后,在第六根中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想法。

为什么说第六种分离观念是“多管闲事”?这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前五根与外界难以区分,这其实是我们的本心的神奇作用。而意根生离心之后,普通人就会被离心影响和笼罩,五根的神奇作用也就失去了“自知”。比如《西游记》年的孙悟空,他想当齐天大圣,其实是比喻我们的心分离。《齐天大圣》中的“天”,指的是前五门揭示的“未知”心性;“齐天”是指我们的离别之心伴随着前五,知情者。只要我们的前五个是一对的情况,我们的离别之心就会立刻跳出来;“大圣”是指离别心从第六根跳出后,对前五根有“称王”的意思。的确,经过仔细的观察和体验,我们会知道,当我们的离别之心产生的时候,离别之心本身会完全“俘获”我们所有的注意力,让我们的“整个生命”也随之驰骋。我们只知道它的存在,并沉浸其中。3354苦的时候,我们受苦;当它取悦我们时,我们悲伤;当它担忧时,我们也焦虑.这个时候,我们与前五根的“功劳”无关。所以,从意义根源产生的差异之心,阻挡了我们对存在的心智认知,就像镜子上的污垢一样。

第二,离心必须由语言而生,没有语言,离心就动不了。但是,所有分离之心依靠语言创造和想象出来的“对立面”,永远不可能是前五者的真正对立面,所以它们其实不过是虚构而已。比如,一切二元对立,如美丑、大小、善恶,都是由分开的头脑炮制出来的,在前五感之前不可能真正存在。事实上,前五个感知的对立面和伊根制造的想象的对立面,一个是眼睛认识的,一个是伊根思想的,它们就像两条黑白的绳子,永远不能摩擦在一起。

第三,生于意义之根的烦恼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一切痛苦、悲伤、迷茫,都是源于我们意义根中的烦恼,而不是源于前五根或前五根的相反情况。例如,当我们看到粪便时,我们会感到厌恶。我们经历的不快乐是由粪便和眼睛引起的吗?绝对不行。眼睛本身只能看,不可能有情绪和思想,所以我们感受到的不快不可能来自眼睛。不快乐不是来自眼睛,更不是来自眼睛外的粪便!事实上,我们所经历的不快乐只能来自于我们的厌恶。

所以前五根知道外界的时候,生在第六根的离别之心,确实是多余的“多管闲事”。它不仅掩盖了前五根的寂静心灵,编造了各种不真实的戏论和幻境,也创造了灵魂所经历的一切痛苦!认识到以上事实的人,会自觉自愿地从心的根源出发,创造当下和当下的快乐,认识自己的明心;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就会从前五根和他们对立的外界环境出发,试图通过调节外界环境来创造所谓的快乐或者寻求所谓的觉悟。这样的人,因为没有观察到苦和意识的源头是灵魂,所以还像流浪者一样在苦海中徘徊和徘徊。

如果我们能做到心中没有“忙”,——,也就是前五根正对环境后,第六根就不动了;或者虽然有妄想,但我们深深体会到妄想的空虚,那么我们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就是“人间好时光”。一方面,我们前五次对外的“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会一直保持鲜明;另一方面,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创造出各种分别发挥的理论,或者虽然创造了分别发挥的理论,但是我们的心已经到达了它们的空无,所以我们不仅会有各种烦恼和痛苦,而且会逐渐深刻体验到在前五道门里默默发光的心,从而进入大光大乐。

什么是冥想?禅修的本质,无论是在宝座上还是宝座下,都是“修心不在境界”。3354也就是说,当六根中的一根(或多根)清楚地意识到某个境界时,意义根就保持原样。如果我们没有停止或融化分离的禅定能力,我们就不会有停止痛苦的能力,深层智慧也永远不会为我们所用。

所以,首先要学会保持自己的意根不动或知其空,然后在复杂的情况下仍然要训练自己的意根保持不动或知其空。如果我们能如此勤奋地练习冥想,我们就一定能远离各种混乱、烦恼和痛苦,一种深邃的智慧境界一定会在我们的心中成长!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菊撰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