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放生甲鱼,放生鲶鱼的果报

时间:2022-12-30 07:16       来源: 未知

人间佛教的生死学教学和人间净土

  佛光山丛林学院 释依昱

  一、人间佛教的思想源流

  佛陀的说法度众四十九年从原始僧团的《阿含经》《律部》到大乘经典的《法华经》《华严经》的全部内容,叙述佛陀的慈悲、智慧、持戒、精进等等的言行。以及指导佛弟子思想上,生活上修行等的记载。四十九年的言行说明,佛陀的教化对象主要是人类,所以佛陀是人间佛教的创始者。人归依佛,修道、弘扬佛法、示涅架、教导弟子们、以托钵行乞的模式让众生种福田;用平等心在传播佛法到每个家庭。四处游行度众,对人们示现一种真实的修道历程。

  在《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中,佛对诸比丘说: “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大正藏》二,694页上)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四意断品”中“我今亦是人数。下”(《大正藏》二,637页中)又说: ‘‘世尊佛眼。观诸世间一切众生。生于世间。增长世间。”(《大正藏》三,806页下)

  在《佛行集经》里“尔时世尊。闻梵天王劝请偈已。为众生故。起慈悲心。以佛眼观一切诸世佛眼观已见诸众生。生于世间。增长世间。或有利根或有钝根。诸众生等。或以成就易证于道。”向梵天王。而说偈言:

  “大梵天王善谛听,我今欲开甘露门;若有听者欢喜来,至心听我说法味。”(《大正藏》三,806页下)

  《佛说众许摩擦诃帝经》卷八: “尔时世尊观诸弟子而告之曰。我从无量劫来勤行精进。乃于今日得成正觉。正为一切众生解诸系缚。汝等今日悉于我处得闻正法。漏尽解脱三明六通皆已具足。天上人间离其系缚。可与众生为最福田。宜行慈愍随缘利乐。”(《大正藏》三,957页上)

  透过以上的对话明白,佛陀以慈悲的胸怀积极地开导教化众生。佛陀在人间度众,受到多数的恭敬供养同时也遭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 《佛说兴起行经》记载佛的十大灾难(《大正藏》四,164—174页)如下:

  一孙陀利谤法难、 二奢侈弥谤法难、 三法患头痛难、 四法说梅毒蔓延全身渗透骨髓疼痛不止难、 五法患个子疼难、 六法被木枪刺把难、七法被酒壶婆达多掷石难、想参照八、法被婆罗门女旃砂盆诽谤难、九、佛食马小麦难、十、佛受苦行难

  佛陀反对阶级,不重贫富,以平等观视众生。他教弟子们的时候,不论天资习性的善恶。在《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如下:

香港哪儿有放生池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人道。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大正藏》四十九,18页中)

  佛陀对众生,是一视同仁、以众生平等的性格观之。《六祖坛经》: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大正藏》四十八,351页整个)

  发扬人间佛教的台湾高僧星云大师说。“人闲佛教”不是新发明、也不是新的创造、在遥远的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印度,佛教教主佛陀悟道之后,沿着恒河流域的十六个王国弘扬佛法、每日说法无有厌倦、从国王大臣、到贩夫兵卒和学人专家、盗贼,全部皆为其教化的对象。所以说佛陀是人间的佛陀,佛的教化即是“人间佛教”。

  二、人间佛教的提倡

  佛教在世界的诸大宗教中,历史最长,影响的人口也最多。和其它的世界性的宗教不一样,佛教的传播方式是和平,过去没有发起宗教战争也没有过宗教迫害。全部自觉的发心,自觉的反省,没有外在的强制和暴力。这种反省,自觉、自净的风格也促进佛教,融人不一样的民族群中,和不一样的文化思潮融合共生。

  关心现实的人生问题、人生的品格的提升,肯定人心的净化,趋向全体人类的完善、世界和平和佛教的现代化方面进行。和现代社会实际上生活的需要结合、促进人类的进步,改善人际关系、建立人间净土。我们称为“人间佛教”这是一种时代性、适应性、圆融性的时代思潮。

  “人间佛教”的完成和实践符合佛陀教化众生之本怀。此外亦显现佛教的慈悲包容,发挥佛教的应世本质、佛教的包容异己等功能。

  《华严经》在“普贤行愿品”中: “修习菩萨一切诸辩。教化众生心无疲厌。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生而不乐着。”(《大正藏》九,67页)

  菩萨的大悲心、勤修正道、广积福德、成就佛道之兴起。 使得佛法和世间法融合无碍,亦即“华严宗的理事无碍法界”的圆融自在;也是人间佛的旨要所在。

  三、人间佛教的语源和意义

  ‘‘人类’’在中国儒典中,最早,在韩非子、庄子、淮南子们的著作里出现。语义是人世、俗世或世上。汉译佛典里的“人间”是人所居住之处,含有十法界、五趣、六道等等、轮回转生的思想。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罗酰搜人间游行。与千二百五十比丘渐至摩楼国。(T一、三九页)

  四、人间佛教的生死学教学

  笔者在成功大学开课将近十年,透过远距教学,成就了不少的故事。每一次上课,都会透过远程联机上课跟收播学校的同学对话,修过这堂课的收播学校: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政治大学、师范大学、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第一科技大学、高雄大学、义守大学等等。有一次有位同学在期中报告上说: “老师,谢谢你的联机对话,让我找到了我失散多年的青梅竹马。”那位同学真的在屏幕上找到了他童年的好友。可能是小学同学或者是隔壁邻居,经过了很多年而失去联络,就因为修了这堂生死学的课而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位侨生,在其面临学业与感情极端困挠时,因为生死学课程的启发而重新找回自信心,不再自暴自弃。

  在生死学的课堂里什事都有可能发生。常鼓励同学们用一种欢喜的心情,和积极乐观的心境来面对世间上的人生百态。生死学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么严肃。用一种轻松、愉悦的态度来学习这堂生命教育的课,自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凡事都有光明和黑暗两个角度,意志消沉者只看到黑暗面,懂得启用生死密码者当下可以扭转局势,克服困难开启光明的未来。

  生死学着重在养生、保健、心灵管理与生涯规划以及分析各宗教的生死观再到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并且事先规划生前契约、遗嘱与告别式之安排。我们应该如何规划生命的宽广度呢?当你生活得非常自在与充实时,面对死亡时就会心安理得。所以若知道怎么生,就会知道怎么死。

  五、生死学的起源和研究

  生死学是由“死亡学”蜕变而出:死亡学是生死学的前身,生死学在探讨人生,生命的内涵更广更完整。

  细究“生死学”这门学问的起源,应是肇始于三十年前美国的“死亡学”(Thanatology)。其探索的核心课题,若以精神医学及死亡学专家Kubler-Ross的语辞来说,就是“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the final stage of growth)。死亡学的出现乃是因为当时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发现多数的美国人无法正视死亡,平和善终,便起而提倡死亡觉醒运动(Death awareness

  movement)。该运动适时地与兴起于英国的临终关怀运动(Hopicemovement)相互呼应,于是开展出死亡学的主要内涵:死亡教育、临终关怀、悲伤辅导等。但是正由于其所关心的主题环绕在如安宁疗护、死亡教育以及死亡相关现象,明显缺乏“生命的向度”(dimension of life),傅伟勋教授(民82)于是主张结合宗教临终关怀角度及临终精神医学研究以开展死亡学的生命向度。

鱼子冷冻了还能放生吗

南昌市放生护生协会

  1994年由星云大师所创办的南华管理学院(现在的南华大学)成立台湾第一所生死学研究所,即强调生死学研究与教育的五大领域为:(1)生命伦理学、(2)养生技艺、(3)生死教育、(4)临终关怀、(5)殡葬管理。

  笔者记得曾经与傅伟勋教授在学术会议上讨论有关生死学的研究,当时身体健朗的傅教授,提到这门课程在美国,称为“死亡学”,但在台湾谈死亡是一种禁忌,所以改称为生死学,较易被接受。而笔者在日本留学生涯中,也关注到这门课程被称为“死生学”或“生命学”。

  现在台湾的一五八所大学中,只在南华大学设立“生死学研究所”。1999年开始招收研究所的学生,从2001年开始招收大学部的学生。

  六、星云大师和人间净土

  南华大学的创始人同时是佛光山创始者的星云大师,创设佛光山以来历经四十二年。由于大师的指导以及佛光山僧众和信徒们的共同努力,佛光山建设现世的人间净土的架构渐趋完成。 这期间历经各种各样的障碍、许多的艰难。且必须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佛光山的常住大众以佛法信仰的坚定信心作为依靠, 摆脱困难。 不只是文化、教育、慈善等活动的实践;并在国际佛教的发展上,佛光山在国际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星云大师常说:

  “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为僧信共守之准则。在佛光教团之中,生命将由肤浅走向深广,由闭塞走向开阔,由灰暗走向缤纷,由残缺走向圆满。在佛光教团之中,大众会推动个人的成长,时间会带来事业的因缘,历史会给予公平的定位,信仰会留下永恒的价值。

  关于佛光山的“人间净土”的实践,文化、教育、慈善,实践为主,亦即:

  1.以教育培养人才;2.以文化弘扬佛法;

  3.以慈善福利社会;4.以共修净化人心。

  回想起三十二年前,笔者在宜兰第一次和星云大师相遇时,一个念佛法会中,当时看到很多的信徒,很专注、很虔诚地参加法会,也有很多的青年义工在帮忙。笔者曾问大师: “年青人在佛门,可以做什么?”大师笑着回答: “佛门并非只是出世,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净化人心,改造命运等人世的事业,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希望从出世到人世,让天下都没事……”笔者也因为深受大师度众的慈心悲愿而深受感动,成就了一段出家因缘,而成为星云大师的弟子。因而深信人间佛教的弘传正是人间净土的实践。

  本论文主要在将和现代社会实际上生活的需要结合、促进人类的进步,改善人际关系、建立人间净土的“人间佛教”结合生死学教学的推广理念与实践,来表达佛陀以平等心教化众生之本怀。此外亦显现佛教的慈悲包容,发挥佛教的应世本质、佛教的包容异己等功能。

台湾的“星云奇迹”──人间佛教在宁静中全球兴起

  半世纪以来,星云大师在海内外推动的“人间佛教”,是另一个“台湾奇迹”、另一次“宁静革命”、另一场“和平崛起”。  

   这就是为什么“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受到欢迎、受到尊敬、受到重视。因此,我们就需要满义法师所撰述的这本书来共同学习、探讨、推广。

  (一)奇迹起因于一个念头

   六十年来的台湾社会,已经从贫穷变成小康,从闭塞变成开放,从威权变成多元,人才与言论也已经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宗教界,能结合佛教思想与人生幸福,再加以多方面实践与全球性推广的领袖,当首推星云大师。

   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清楚大师的信徒到底有几百万?每年他在世界各地佛法的宣扬有几百场?遍布世界各地的道场有多少个?他写的书畅销几十万册?他组织的读书会有几千个?他主持出版的佛学专著有几百种?但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大师无远弗届的影响力。

  个人的感受是:星云大师在海内外的成就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起因于一个念头:人间佛教。

   我亲自听过他的答覆:“‘人间佛教’就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于幸福人生增进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不懂精深佛理的人,也都能懂这样平易近人的说法。

  大师这种平易近人的勉励,就变成了“星云模式”传播人间佛教最有效的方法。再摘录三则:

  你对我错、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

  给人就给己,佛光山就是从“给”里成就出来的。

  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无知;人生最大的勇气是认错;人生最大的本钱是尊严。

  (二)五十年如一日

   当星云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透过各种直接与间接方式、宗教与非宗教活动走进人群、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以及走向国际时,追随的人──信徒以及非信徒──都被大师提倡的信念所感动: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给人希望。他又深知人生离不开金钱、爱情、名位、权力,因此又不断提倡“要过合理的经济生活、正义的政治生活、服务的社会生活、艺术的道德生活、尊重的伦理生活、净化的感情生活”。

   他自己则从不间断著述立论、兴学育才、讲经说法、推广实践,五十年如一日。他的辛苦没有白费;他的成就几乎难以概括,在文教领域:

  一九六七年创建佛光山,启动了“人间佛教”弘法之路。

  创办了十六所佛教学院。

  在美、台创办了三所大学。

  在台湾另有八所社区大学,在世界各地有五十所中华学校。

  重编藏经,翻译白话经典。

  成立出版社、图书馆、电台、人间卫视、《人间福报》等。

  海外已有两百多个别分院与道场、九个佛光缘美术馆。

  一年旅程大约绕地球两圈半,平均每天一百六十公里。

  在《云水三千》影像专辑里,列举了大师五十年来的“创意”与“第一”,至少有七十一项[如二○○四年,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获得加入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

  个人获得的荣誉(如荣誉博士、勋章、奖状等)更不计其数。

  (三)“星云模式”的提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运作中,模式(model)的对错,决定公司盈亏。我们常听到高科技企业界的主持人兴奋的说:“本公司已经找到可以盈利的新商业模式(new business model)。”或者听到另一种借口:“公司之所以亏本,就是选错了商业模式。”因此,“模式”就是指决定运作成败的一套方法、一个过程、一种组织、一种判断。

   作者满义法师非常用心的根据大师这么多年来的言行及著述,探讨了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特有的做法与推展的特色。作者把这些做法与特色归纳为四个项目,然后旁征博引的陈述“星云模式”在于:

  一、说法的语言不同。

  二、弘化的方式不同。

  三、为教的愿心不同。

  四、证悟的目标不同。

   在每一个大项目下,又以清晰的文字与实例来阐释。在引证“说法的语言不同”时,作者指出:

  大师诠释佛法的语言很人性化,他的佛法没有教条、没有形而上的谈玄说妙,也不标榜神通灵异,他只是很实际、很亲切的从人的立场出发,让人从他的开示中,获得启示与受用。

  大师说法善于举喻说譬,他常利用故事、公案,藉以诠释深奥的道理,令人心开意解,继而对佛教生起信心。

  大师说法理路清晰,前后有连贯性,简洁扼要,不会离题漫谈,也没赘语。

  大师说法机智幽默,常常信手拈来,一句话就能回答一个难解的问题。

  大师言行一致、言而有信,他一生信守承诺,所开示的佛法都是自己躬亲实践过,所以说来令人信服。

  大师讲话圆融,客观中肯,而且面面俱到,总能令举座皆大欢喜。

  大师为人慈悲厚道,从小就学习“口边留德”,从不轻易批评、责怪别人,说话总是给人留有余地;他体谅、温厚的性格,总是令人如沐春风,凡是与之接触过的人,无不欢喜亲近,并且被他的诚意感动。

在“弘化的方式不同”之下,作者又指出:

  大师提出“用新事业增广净财”的理念,将信仰与事业结合,使信仰佛教的人口逐渐“年轻化”、“知识化”,大大改变过去一般人对佛教的观感。

  大师首开兴办活动之风气,透过“多元”活动的举办,不但带动朝野各种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尤其借助活动,发挥“寓传教于活动”的弘法功能,让佛教走向社会,带动社会善良风气,甚至走向国际,让五大洲的人士因佛光山而认识中华文化。

  大师对于传统佛教的陋习勇于改革,使佛教能够摆脱守旧、落伍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

  此外,“为教的愿心”方面,有八项“不同”;在“证悟的目标”方面,有四项“不同”,共计三十二项。事实上,“不同”即是“特色”。“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就拥有这三十二项“特色”,突出于海内外的信众及民众的心目中。

  从我们研究经济及管理的观点来看,“星云模式”之所以在国内及国际市场有高度竞争力,不仅在于“差异化”(有三十二项不同),也在于其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位领导人拥有六项才能:

  一、过人的领悟力。

厦门放生最佳地点

  二、敏锐的洞察力。

  三、强烈的说服力。

  四、坚毅的执行力。

  五、巨大的扩散力。

  六、无私的生命力。

  这六项领导才能与十年前我对大师的了解,可以前后呼应。当时我描述大师是:

  一位果断的、身体力行的宗教改革家。

  一位慈悲的、普及佛理的创意大师。

  一位博爱的、提倡知识的教育家。

  在大师八十岁前夕,回顾自己当年的承诺:“我是出家人,我要把和尚做好。”大师再严以责己,也应当给自己一个“很满意”的分数。

  (四)几则小故事

  大师拥有的大爱情怀令人敬畏。他说过:“天下长辈都是我的父母,天下晚辈都是我的子女,天下人都是我的自家人。”二十年来的相识,使我受益良多,偶然有所交代,当然全力以赴。

  曾在二○○二年应大师之邀与王力行一起主持过“读一流书”的节目。邀请他出席这个节目时,“人间卫视”的负责人兴奋的说:“是你们的邀请,大师才肯上自己的电视台。”

  “天下文化”出版过他六本书,大师总是慷慨的说:“不要考虑版税,喜欢就拿去出版。”当我们把版税寄去时,他总是要他的书记退还,并且要告诉我们:“出版事业是辛苦的事业。”我们只能以迂回的方式以捐赠表示心意。

  大师常说:“不怕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甚至主张:“给人利用,才有价值。”回想起一九九○年代初,许家屯先生在西来寺的停留,使大陆方面对大师产生很严重的误会,似乎到了最近,才慢慢冰释。

  几年前有人要送上海市郊一块几百亩的土地给大师办学校,大师请我去现场观察,我请了两位朋友同行,回来后面告大师:暂缓进行。

  大师邀我去宜兰佛光大学参观时,他对那边的一幢幢大楼及一草一木如数家珍。我看到了大师感恩的心愿,当年他的讲经弘法就是从宜兰开始;同时也能体会到维持一所高等学府的各种压力。

  在佛光山的大会客厅中挂有三幅字:“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大师说:“每当政治人物来访的时候,都能看见这九个字。”其他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除了推展人间佛教,大师近年来最忧心的就是台湾的族群和谐与两岸关系的发展。

  (五)“星云奇迹”散布全球

  大师说得真切:“我跟别人结缘,没有别的本领,只有用感动、用佛法、用真诚的心。”

  结缘以来,对星云大师是仰慕多于了解。对他的仰慕主要来自他所提倡的理念;但对他推展人间佛教的艰辛历程,则了解有限。内心深处,总想了解:

  星云大师如何以其智慧,把深奥的佛理变成人人可以亲近的道理?

  星云大师如何以其毅力,再把这些道理变成具体的示范?

  星云大师又如何会有这样的才能,把庞大的组织管理得井然有序?

  星云大师又如何会有这样的胸怀,在五十八岁就交棒,完成佛光山的世代交替?又如何在交棒之后,再在海外另创出一片更宽阔的佛教天空?

  最后,星云大师又如何以其愿力、因缘、德行,总能“无中生有”,把佛教从一角、一地、一国而辐射到全球?

  所有这些想知道的过程与细节,在过去从符芝瑛所写的《传灯──星云大师传》获得了不少线索,现在从满义法师的著述中终于有了一个更完整的解答。

  二十世纪大经济学家熊彼德在一九五○年去世前,他曾经对彼得·杜拉克父子讲过这么一段话:“人们若只晓得我写了几部著作及发明一些理论,我认为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改变人们的生活,你就不能说改变了世界。”

  大师五十年来在自己的著述及实践中,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像一场“宁静革命”,已在海内外和平的崛起。

  近年来,大师多次受邀访问大陆,他对中国大陆的爱心,已经播下了友谊的种子,迟早必然会对海峡两岸有所贡献,发挥对社会人心净化的功能。

  随着国际佛光会的散布全球,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步开放,星云大师还有更多的人间佛教事业要做,更长的人间佛教道路要走。

  我们不能把他的成就,只归功于机运;不能把他的“事业”,只认为是宗教;更不能把他的影响,局限于台湾。星云大师的贡献实在已经跨越宗教,超越台湾,飞越时空。

  余秋雨先生第一次见到大师,就有这样的印象:“大师形象大、格局大、气魄大、心胸大、理想大。”愈与大师有机会亲近的人,愈会有这种“大”的体会。

  一位十二岁出家的扬州和尚,二十三岁从大陆到台湾,不谙台语,饱受讥讽,但脑无杂念,心无二用,投下了五十年的心血开创了一个无限的人间佛教世界。

  这真是台湾“经济奇迹”之外的另一个“星云奇迹”。

(本文作者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与天下远见文化事业群创办人)

Baidu
map